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相互宝互助金需要还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相互宝互助金需要还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相互宝10万的互助金怎么退?
首先打开【支付宝】,在首页的搜索框中输入【相互宝】,在搜索出的选项中进入官方【相互宝】,在相互宝主页点击【我的保障】,在【我的保障】页面找到并进入【保障详情】;进入后往下滑到页面最底端,找到并点击【放弃保障】,再次滑到页面底部,点击【我还想放弃】,选择一个理由后点击【我还想放弃】,最后点【确认放弃】,输入支付密码后即可成功退出相护宝。
需要注意的是,相互宝退出是不会退之前已经缴纳的费用的。
退出了相互宝还可以申请互助金吗?
退出相互宝后不可以申请互助金。
2021年12月28日,相互宝发布公告称,互助计划将于2022年1月28日停止运行。公告之日起,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关停前确诊的患病成员,依旧可发起互助申请,互助金将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具体来说,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2022年1月28日24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可于医院初次确诊之日起180天内(含180天)发起申请。相互宝平台会根据现有互助规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互助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无需成员分摊。
网络互助计划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参与此类计划时,建议了解清楚相关规则和条款。同时,为了获得更稳定和可靠的保障,也可以考虑配置商业保险。
相互宝互助金打款打到哪个账户?
相互宝互助金申请完毕后,保险公司需要经过材料审核、走访调查等多个环节,时间周期较长,审核完毕后会通过支付宝客户端,通知用户互助金已经到账,用户可以发起提现。可以选择的收款方式有打到支付宝账户或者银行卡。
相互宝首例30万互助金产生,每人分摊0.03元,变身互助计划的相互宝还值得关注吗?
不但值得关注,还值得“投入”。
现在这个社会,到底是称谓(叫什么名字)重要,形式重要,还是内容实质重要?
记得互助宝刚出来的时候,我就打了一道相关的题,我的观点就是互助宝本质上并不算创新,远有民间互助会这样线下小范围的互助形式,近有水滴筹这样的线上平台,那么互助宝为什么还会引起这么大关注,短时间内加入的用户数量就破千万呢?首先是它借助支付宝这个已经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信用度的平台,其次是投入很小的资金可以获得较大金额的保障,最后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概念,这些是水滴筹这样已有平台不太具备的。
以这首个案例来说,我们可以理解成投入了0.03元,获得了30万(10万)的保障,你说哪个正轨的保险能够达到?
所以我向来的观点都是,面对一个新鲜事物,首先要研究明白它究竟是什么,这样你不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样你才能判断值不值得投入。
更何况对于救助对象来说,很可能是没花一分钱就获得赔偿,你说值不值得?
问题很奇怪,为啥不值得关注?0.03元/次,既昭示了风险所在,又告诉大家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儿,人多分摊少......多好啊!
不过,5岁女童是怎么加进来的?肯定不是芝麻分650以上直接加入的,应该是邀请加入的家人......会不会因此增加风险?肯定会!因此,需要风控运营团队给力,同时也显示出更普惠!这就是联手抗风险的意义所在!
应该说阿里将原来具有商业保险性质的相互保升级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还是很值得关注的。对于投保用户而言,每年只需花费远低于商业保险的费用,遇到重疾就可以得到最高30万或10万元不等的互助金,对于支付宝而言通过相互宝,可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并大幅提升用户的使用黏性,还可以收取保障金8%的手续费,对于用户和支付宝而言可谓是双赢。
相互宝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大病互助计划,比商业保险费用更低,办理更简便
相互宝本质上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大病互助计划,一般符合条件可以直接在支付宝上办理,相比传统的商业保险,费用更低,手续更简便。
比普通的公益众筹更靠谱
由于相互宝具有10万或30万的固定保额,虽然每年会分摊一部分互助金,一旦遇到重疾,都是可以及时赔付的,相互宝上的首个赔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公益众筹虽然是免费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很难申请到,并不是特别靠谱。
整体而言互助宝作为一个大病互助计划,对于符合条件的用户加入十分便捷,费用相对较低,保障比较可靠,对于用户而言是一款十分有价值的保险类产品。而支付宝通过推出互助宝,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支付宝用户,还可以增加用户的黏性,并收取救助金8%的手续费,对阿里而言也是一款十分有价值的业务。虽然相互宝早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就这款产品而言还是很有意义的,相信以后更多的公司也会推出类似的产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相互宝互助金需要还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相互宝互助金需要还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