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加入相互宝之前不知道自己有病没说后期赔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加入相互宝之前不知道自己有病没说后期赔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自己或家人生病了怎么申请相互保?
支付宝芝麻分在650分以上的用户可以申请加入相互宝,加入操作步骤如下:
1、登录个人支付宝账户;
2、从“我的”页面点击“蚂蚁保险”;
3、在蚂蚁保险页面,点击“相互宝”;
4、授权查询芝麻信用评估结果,点击“立即加入”;
5、仔细阅读健康要求确认,符合条件即可点击“符合条件”、“同意协议并加入”;
6、输入支付密码验证身份即加入成功。另外,支付宝用户也可以直接在支付宝首页搜索关键字“相互宝”,点击搜索结果进入相互宝应用界面,按提示操作即可。
相互宝扣费越来越多。是生病的人越来越多还是在撸用户羊毛?保费不应是波动的吗?不懂保费一直在涨的原理?
假设支付宝承担的成本是固定的没有发生变化那相互保的发展一定是这样的:建立相互保-群众纷纷加入-开始理赔-理赔增多-有人退出(相对健康)-理赔再增多-健康人退出,身体不好的留下-理赔更多啦-身体不好的都留下来了,身体好的都离开了-支付宝破产
人性而已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相互宝端的客户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客户每期分担的费用也水涨船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互宝不是“保险”
尽管相互宝是按照“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模式在运作,但其身份并不属于保险,跟保险产品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只能算是一种众筹分担风险的产品。关于这一点,行业主管部门已经有定性。
客户每期分担金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参与的人数,二是每期生病的人数(需要分担的总金额)以及平台对相关对象的调查核实、取证费用支出。
传统的保险都是依据“大数法则”而成立的“赔率型”产品,其赔付标准只由是否触发赔付条件(被保险人生病)决定,即便保险公司“赔钱”,也要按照合同约定予以兑付赔付金。但相互宝则不同,没有预先缴纳保费、约定保障期限等要求,只要参与就要分担费用,退出则不再享受“保障”,也不再分摊费用。
分摊金额上涨的原因
目前,相互宝平台有两款主要产品,大病互助和老年人防癌互助(名字未包含“保险”字样)。
大病互助从2020年12月第2期(每月两期)至2021年3月第1期,参与人数从10332.16万下降至9593万,下降幅度7.15%;客户每期分担金额从4.83元上升至6.09元,涨幅26.09%。
同期,老年人防癌的每期分担金额从22.16元上涨至28.8元,涨幅30%。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退出了相互宝平台。不难想像,退出的人群大都是对自己身体状况持乐观态度,认为短期内不会触发互助条件的人群。
即,在参与人数减少的同时,每期触发互助条件(生病)的人数并不会同比例减少,进而导致每期分担金额呈现大幅上涨趋势。
2020年末,相互宝平台财报显示,其自身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未来能持续走多远,有待时间验证。
金融监管从业者,良心做事,用心行文,如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一人生病众人分摊的“相互保”来了,上线10天用户超1100万,最高保30万能代替重疾险吗?你怎么看?
首先,重大疾病的发生是有比例。
其次,年龄越大的群体,发生的比例越高!
举个“栗子”:假如30岁男性,重大疾病发生率是万分之一(实际不会是这个比例)。换言之,一万个30岁的男生,会有一个人得大病了。这个人需要30万的大病医疗费,那么这一万人,需要每人交30块钱,就可以帮助这一个人。
就这样,这一万人成为一个互助组。谁生病了,大家集资帮助“他”。过了20年,这一万人,有多少被大家帮助过呢?假如,一年一个,20年就是20人。所以,基本上大家20年,拿出了600多元了。
到50岁的时候,重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是千分之一了。那就需要每人集资300多元了(因为已经发生的,有可能已经不在世了。)
再过20年,当年这一万人,70岁了,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变成百分之一了。这就意味着,没得病的要出3000多元了。
在这个过程中,谁来组织?组织者的工资要不要考虑进去?组织者要不要有办公场所?房租水电怎么计算?
第三,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重大疾病的治疗手段会越来越先进,对应的医疗费用也在增加。30万的标准要不要调整?
第四,牵扯到钱,那就是金融业务了。还未兑付的钱要不要适当投资,以取得一定的收益?
结果,还是弄个保险公司得了。
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一款划算的保险吧,只需要交二三十年的保费,一辈子的保障有了。把自己的精力投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比考虑这个合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加入相互宝之前不知道自己有病没说后期赔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加入相互宝之前不知道自己有病没说后期赔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