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京东互保为什么不能加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京东互保为什么不能加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相互保被约谈、京东互保下线这件事?
你怎么知道相互保被约谈了?
京东互保下架是必然。
京东没有信用体系,道德约束很难
京东虽然入股了安联,现在国内的安联已经更名京东安联了。
但是!京东安联是财产保险,能经营短期健康险是没错。
依然但是!相互保是相互保险!
至于为什么下架,我也不太清楚
刚刚查了一下京东互保是与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一起搞的
相互保险在国外是一直有的,这种保险产品由相互保险公司出品,相互保的保险公司就是信美相互保险社
还有,那些说动了保险公司蛋糕啊等等,你们了解的太少了!
早在几年前保监会就发不了相互保险管理办法,不信,自己去银保监会官网查
在国外相互保险是仅次于传统商业保险的,属于第二大保险产业
另外,我们国家的合资险企长生人寿,外资股东就是日本相互合作社
相互保作为我国第一款相互保险产品,究竟会走向哪里,没人知道,看时间。。。
相互保、京东互保、微保与传统保险相比,有哪些弊端和漏洞?
传统保险都是精算师根据算法模型推导出来的,在风险控制能力上要强得多,但支付宝的相互保和京东互保,属于一个网状互帮互助的健康保障模式,等于每个人往池子里扔几块钱(举例),一人得病了,拿出池子里的钱每个人均摊费用。轻松筹互助和水滴互助才是互助保障的鼻祖。
这就存在很大的不可控的因素了,比如池子里的钱谁来监管,是不是需要保险公司或银行来存管,一旦多人得病,是不是会出现支付困难的问题,这些在保险保障层面上看,都有很多待商榷的地方。
当然,相互保作为一种创新形态的健康保障模式,很有新意,也改变了传统保险公司推出来的保险产品的玩法,将轻量健康险一玩到底,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健康保障的门槛,是典型的普惠性的创新产品,是相当值得提倡的。
但是,对支付宝和京东来说,恐怕还有背后的一些意图,在大健康保障、消费快速兴起后,圈地、圈用户开始了,现在还存在红利,所以相互保就成了吸引眼球的廉价工具。
京东互保,什么时候可以继续购买?
京东互保是由京东金融与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合作推出的一款自助互助的相互保险,即每一个加入的人都是投保人也是会员,实现大病保障低门槛、高透明、还能互助共济。承保公司是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销售公司是天津津投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京东互保引入区块链等技术,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可靠。2018年11月13日,“京东互保·重大疾病相互保险计划”开始低调内测。
京东会员以及京东金融注册会员(50岁以下)0元加入无需交费,50-70岁用户90元加入,获得100种重疾+30种轻症保障,在他人患病产生赔付时才参与费用分摊,自身患病则可一次性领取保障金。
保障范围
100种重疾;30种轻症。
保障额度
京东互保
30-40周岁,30万(重疾),3万(轻症);41-50周岁,20万(重疾),2万(轻症);51-60周岁,10万(重疾),1万(轻症);61-70周岁,5.9万(重疾),0.5万(轻症)。承诺每年分担保费金额皆有上限。[1]
年龄限制
京东互保可以参与到70周岁。
具体什么时间能购买不清楚,需要等官方消息,但是个人认为各种互相保可以购买,前提是自己有商业保险的保障,互相保作为补充,万一互相保失败,还有商业保险。最悲催的是完全依靠互相保,一旦下架,自己又丧失了购买商业保险的资格,风险就只能自己承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京东互保为什么不能加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京东互保为什么不能加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