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平普泰一生养老年金保险保障范围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太平普泰一生养老年金保险保障范围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同历史有哪些名人?
将军是一个地方的名人,也是当地的骄傲,今天介绍几位山西大同籍的解放军髙级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张 瑞,山西省大同市人,解放军中将。1943年3月出生,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二炮兵装备技术部副部长、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务。199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刘治忠(1941-1997.11.25),山西大同人,曾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
△顾德欣,山西省大同市人,解放军少将。1946年5月出生,1965-1970年就读于山西大学,1979-1982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外交学院研究生院。1982年入伍,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由于资料不全,没有配照片,欢迎友友们补充。
谢邀。
提到大同,你会想到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煤。
的确,如果说山西是中国的煤海,那大同就是煤海中最重要的那座岛屿。
也因此,大同被称为我国的“煤都”。
但其实,大同是一座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王朝的京师,辽朝、金朝的陪都,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就让这里产生了很多的名人。
先说说皇帝。
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定都大同,从此,北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北魏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北魏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北魏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北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等5位皇帝,都在大同出生。
其中,元宏是最特殊的一位。
北魏王朝在元宏任上,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连皇室的拓跋氏都改成了元氏。
当然,对大同最大的影响,就是元宏迁都洛阳。
喜欢听音乐?
好嘛,张亚东、阿宝,这全国闻名的音乐人,都是大同人。
……
当然,古往今来大同还有很多名人,悦史君就不一一列举。
最后想说一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最有名的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佘老太君了吧。拓跋宏作为皇帝被记载的比较多,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佘太君。
因为杨家将戏曲故事的传播,佘太君这个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戏曲舞台上,佘太君智勇绝伦,与杨业在七星庙成就姻缘;杨业遭奸臣迫害,战死沙场。佘太君不畏权势、为夫伸冤。其后掌管天波杨府,统领杨门虎将,成为大宋擎天之柱。在杨宗保战死沙场后,佘太君甚至以百岁高龄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戏曲故事激励忠义、荡气回肠,佘太君俨然一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形象。戏曲终究为后人创作,然则历史上是否果有佘太君其人?
历来的文史学家,都将佘太君的人物原型,指向了府州折氏,佘太君即折太君,是为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之女。折氏是个世代大家,女子众多,所嫁女子,只要其丈夫或子孙,官职达到一定级别,即可享受各种封赠。如笔者在前文关于折氏婚姻的论述中所列,折氏女婿中,官职达到知州一级及以上者,即有5人。而如果折氏外甥官职也达到这个标准,则作为母亲的折氏女子,即可享受郡君太夫人的封赠,即这些折氏女子均可被称作“折太君”。但有一位更加像戏曲中的佘太君。她是“张折氏”。
张折氏生活在北宋中晚期,是皇城使、宁州刺史、管勾麟府路军马公事张构的母亲,封号“崇仁县太君”,亦可称“折太君”。府州人张岊,因为在庆历元年(1041)保卫府州的战役中战功卓著,获得升迁,府州张氏,从此在政治上崛起。“张氏世家府州,县曰府谷,邦乡素号巨族,后世子孙各以功名奋立取美仕、建奇勋,或统帅方面而总兵权,或列镇要藩而安民社,任军政、在城寨者不可胜数。自国家兴师以来,一切兵机计划之谋、边防便宜之务,悉付张氏昆季。由是疆场绥静、羌戎慑伏,外饵跳梁之患,内宽吁食之忧”。《张括墓志》中的这段话,道出了府州张氏家族的兴盛。张岊的儿子张世范,娶妻折氏。张世范以东头供奉官的职衔,为延州绥德城兵马都监,与夏人作战,战死沙场。其子张构,因晓勇善战,军功卓著,官至宁州刺史、管勾麟府路军马公事。建中靖国元年(1101),张构去世,时50岁,这位守寡多年的折太君,年龄当在70岁左右。
大同作为北魏帝都,辽金陪都,九边重镇,历史地位不容小觑,但客观的说,古代大同走出的名人确实不多,甚至与他的隔壁朔州市相比都相差悬殊。就我所知历史上大同的著名人物主要有:娄昭君(北齐国母),独孤信(三朝国丈),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将),曹文诏(明末猛将,但此人也有人说是朔州怀仁人,个人倾向于是大同人)。此外北魏从明元帝拓跋嗣到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元恪都出生在大同。而相比朔州的人才比大同多得多,张辽(五子良将之首),尉迟恭(门神),李克用(后唐太祖),斛律光(落雁都督),尔朱荣(北魏枭雄),贺拔岳(西魏北周的奠基人),麻贵(明朝名将),王家屏(内阁首辅)等。
历史上哪些皇帝是被毒死的,盘点一下?
历史上一共有20位皇帝被毒死,这些人死亡时的平均只有30岁,年纪最小的只有8岁。在这么好的年纪里,这些人并没有享受太多帝王的乐趣,而是死于非命,让人无比感叹。被毒死得皇帝占皇帝总数的4%,可以说皇帝这个职业的风险是很高的,这样看来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平安了快乐的过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1. 汉平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 享年15岁
2. 汉质帝刘缵(公元138年-公元146年) 享年8岁
3. 汉少帝刘辩(公元176年-公元190年) 享年14岁
4.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59年-公元307年) 享年48岁
5. 晋怀帝司马炽(公元284年-公元313年) 享年29岁
6. 发傉檀(公元365年-公元415年) 享年50岁
7. 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54年-公元476年) 享年22岁
8. 北魏节闵帝元恭(公元498年-公元532年) 享年34岁
9. 北魏孝明帝元诩(公元510年-公元528年) 享年18岁
10. 北魏孝武帝元修(公元510年-公元535年) 享年25岁
11.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24年-公元552年) 享年28岁
12. 西魏废帝元钦(公元525年-公元554年) 享年29岁
13. 西魏恭帝拓跋廓(公元537年-公元557年) 享年20岁
14. 北周明帝宇文毓(公元534年-公元560年) 享年26岁
15.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公元604年) 享年63岁
16. 唐中宗李显(公元656年-公元710年) 享年54岁
17. 唐哀帝李柷(公元892年-公元908年) 享年16岁
18. 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年-公元978年) 享年41岁
19.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公元1300年-公元1329年) 享年29岁
20.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公元1871年-公元1908年) 享年37岁
皇帝的大家最羡慕的职业,天下最大的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后宫里还有那么多的美女,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无人敢不从,每天又不用做事,全部被手下的大臣承包了,只要把丞相及掌握兵权的看紧点就可以了,其他的时间就是美酒、美人了。
但同时皇帝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职业,下面成千上万双眼睛紧盯着这个位置,都巴不得上去把皇帝碎尸万段后,自己再坐上去,皇帝的死亡方式多种多样,有直接被杀死的、有被迫自杀的、有掉进茅坑淹死的、还有被活活饿死的,但也有许多是被毒死的。
根据张宏杰《中国帝王的命运》一书的统计,中国历代王朝,包括江山一同的大王朝和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一共有帝王611人,其中非正常死亡的就有272人,死亡率为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
而被史书明确记载被毒死的皇帝就有20多人,其中包括:汉质帝刘缵、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北魏孝明帝元诩、北魏孝武帝元修、隋炀帝杨广、唐中宗李显、唐文宗李昂、唐后主李煜、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光绪皇帝等等,有的是被权臣害死的,有的是被继任者害死的,还有的是被老婆女儿害死的,总而言之是挡了别人的路,必死无疑。
唐中宗就是被老婆和女儿害死的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他前后两次称帝,第一次在唐高宗李治去世后继位不到一年,就被母后武则天废为庐陵王,第二次是武则天还政于李唐后,再次登基为帝,两次共在位不到六年。
李显的皇后韦氏,也想效仿武则天称帝,就串通女儿安乐公主密谋毒杀李显,据《资治通鉴》记载: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
按照这个说法,韦皇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韦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皇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中宗碍手碍脚,于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母女俩便决定密谋害死唐中宗。
韦皇后知道唐中宗喜欢吃饼,于是命令情夫马秦客配置了毒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母女俩亲自将毒药拌入饼中,蒸熟,命令宫女送入神龙殿,唐中宗正在翻阅奏折,见饼送来,随手取来就吃,不一会儿,唐中宗腹中绞痛,口吐鲜血,没多久便一命呜呼了,终年55岁,葬于定陵。
多情才子李煜被鸩杀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期间,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可惜他却信奉佛法,痴迷其中,不遗余力的建造佛寺,而且还纵情声色,以至于颓废政事,加之他又痴迷于文学和艺术创作,且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晓音律,可谓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但是由于他做皇帝就是个门外汉,因而最终亡国。
李煜亡国降宋后,宋太宗将其软禁,太兴天国三年(公元978年)七夕节,李煜在住所聚会后妃,并填词《虞美人》以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并命南唐故妓咏唱,宋太宗听到后非常愤怒,数罪并罚,遂赐牵机药鸩杀李煜。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七夕在赐第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光绪皇帝被砒霜毒死
光绪皇帝在位初期,勤于国事,颇有所作为,后变法维新,试图改革,开拓创新,史称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皇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变法失败,光绪皇帝整整过了10年的幽禁生活,长期忧郁,无处发泄,与公元1908年11月14日突然驾崩,时年38岁。
光绪皇帝正当中年却突然暴毙,而且恰好死在慈禧太后的前一天,人们不得不怀疑他是被人害死的,在进入21世纪后,光绪之死的谜案被提上日程,由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反应堆研究所和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四个单位共同合作,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运用最先进的技术,采用最精密的仪器,对光绪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进行反复的检验和缜密的分析研究,该研究工作极为复杂艰难,研究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经科学测算,光绪的头发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败尸体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
2008年11月14日是光绪皇帝去世一百周年,“光绪死因”(砒霜毒死)在此时得以确证,别具历史意义,但关于毒死光绪的凶手,还尚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这些被毒死的皇帝,最小才八岁(汉质帝刘缵),才来这世上走了一遭,还没尝到人世间的快乐,就匆忙回去了,但是,这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想活活不了,这滋味真难受,修炼了1000多年换来今生的皇帝命,到头来还不如做个平民百姓来的舒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平普泰一生养老年金保险保障范围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平普泰一生养老年金保险保障范围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