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粮食价格上涨食品股票会上涨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粮食价格上涨食品股票会上涨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球粮价持续上涨,大米涨了10%,蔬菜涨了6%,这是咋回事?
全球粮价持续上涨,大米涨了10%,蔬菜涨了6%,这是咋回事?
国内大米主要作为南方地区人们的主食,在我们这里大米仍然是维持原来的价格,没有涨价,有的品种反而降价。国内的粮食是足够的,主要是大量进口玉米、豆粕等畜禽饲料原料。
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产大米的国家控制了大米的出口,造成全球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一路上扬,全球粮价持续上涨,恶劣天气是造成全球粮价持续上涨的罪魁祸首,干燥天气破坏了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家的小麦以及巴西的玉米长势。阿根廷的降雨正在破坏大豆收成。此外,人们担心今年夏天美国农业区会出现干旱。因此造成了全球粮价持续上涨。国内的粮食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大米涨了10%是正常的,每年都要涨价的,国内的大米是充裕的,那是销售商借全球粮价持续上涨的信息擅自提高销售价的,要不了多久就会恢复原来的价格。我国进口粮食占国内粮食产量比重较小,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影响有限。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进口小麦、玉米和稻谷分别占国内产量的6.24%、4.33%和1.39%,高粱、大麦、玉米酒糟等玉米替代品进口量不大,难以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且,我国对小麦、大米和玉米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断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蔬菜价格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和供需状况不好的,现在已经进入了夏季,气候炎热,蔬菜的生产和供应已经进入了淡季,蔬菜上市量大幅度减少,特别是绿叶类蔬菜供不应求,销售价格当然会涨价了,蔬菜涨了6%是非常正常的价格波动。去年秋冬季种植的蔬菜已经开花结果了,春季播种的蔬菜已经销售接近尾声了。每年的6—11月是蔬菜生产的淡季,许多地区温度高,不适宜蔬菜的生产,进入了淡季,这段时间只有在云贵高原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天然空调”的气候资源优势种植耐寒、半耐寒和喜温蔬菜。云贵高原是国内夏秋蔬菜重点生产区域,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天然空调”的气候资源优势,可以种植平川地区因高温不能种植的怕热蔬菜。
在国内的东南沿海、香港澳门及内陆许多地区为夏季高温区,由于这些地区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沿海台风危害严重,叶菜类、根菜类、花菜类、茎菜类等蔬菜及茄果类、豆类、瓜类在这些地区栽培比较困难,而且蔬菜生产成本高,蔬菜品质差,病虫害严重,在生产上使用的农药比较多,造成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因此这些地区6—11月份蔬菜缺口比较大,价格比较高。在6—11月份蔬菜淡季时,这些地区的叶菜类、根菜类、花菜类、茎菜类等蔬菜及茄果类、豆类、瓜类等蔬菜主要是从云贵高原国内夏秋蔬菜重点生产区域调入供应,运输等中间环节多了,价格就会相应提高,因此涨价10%是很正常的。
这次全球粮价持续上涨,主因受新冠肺炎影响,关键是美国大量(无限量)印美元收割世界财富占很高的份量!粮食是实物!美元印多了,数字上涨了。那什么实物也或多或小也影响的。
主食品。粮食制品价格上涨。是好,是坏。百姓是否承担消费的起?
如果粮食及肉类价格上涨?民众必会增加生活成本,这是必然的。当然这是生活之必需,再涨粮食每日得吃,肉类得吃。问题的关健是肉粮一涨,其余都涨,而且幅度不小。蔬菜更是涨得令人瞠目结舌!但无论如何?生活还得继续,再涨也得生活,只是节省点就是了……这是唯一的办法!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历届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列为国家头等大事来抓,确保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最近几年又花大力气修建现代化的粮食储备库以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任其粮食价格放开对社会是一个很高的风险,所以确保粮价稳定对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如果粮食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影响很大,不利于社会的安定。
由于疫情和水灾的影响,今年粮食价格会不会上涨?
由于疫情和水灾影响,今年粮食价格会不会上涨?
这应该是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说说疫情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从新年开始,我国出现了新冠疫情,由于上下一心防控得力,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对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由于国外的疫情发生比较严重,截止7月17号,海外累计发生疫情1300多万例。
7月13日,世界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联合发布消息称,受疫情影响,2020年饥饿人口由2019年6.9亿增加了1亿3000万,表明世界性粮食紧张的局面将会产生,国际粮价有望出现上涨,国际粮价的上涨也会带动国内粮价上涨。
再说说洪涝灾害的问题,入夏以来,我国广大的南方地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22个省的出现洪涝灾害,大面积农田被淹,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今年的粮食总产将会会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看,由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发生,下半年国内粮食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综合粮食市场供给、进口、库存等多方面因素,个人认为今年玉米打到1.20元每斤,大豆平均价格有望达到2.2~2.5元/斤,稻谷主流价格1.25~1.45元/斤,小麦价格进入1.2元以上。
这是个人对今年粮价的基本看法,不知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告知。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不但冠状病毒疫情全球流行,已经累计确诊患者突破了1380万人,死亡人数也接近60万人。这次冠状病毒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极大,甚至使得世界经济有倒退的风险,至少让更多的人失去了职业。
2020年强对流天气也非常的多,特别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频爆发,好多农作物被洪水淹没或者冲毁,这使得这些地区的粮食可以说颗粒无收了,毕竟现在已经进入了三伏天气,再有20天就到了立秋的节气了。
严重的疫情和水灾对于粮食的生产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只是对秋季粮食的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粮价方面影响不是太大。因为我国储备粮食非常的多,民间储备粮食也是非常多的,加上今年小麦获得大丰收,对于消费者粮食消费和供应不受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稻谷的储备量为1.1亿吨,小麦储备量为9000多万吨,玉米储备粮超过了6000万吨。民间储备粮应该比这个储备粮要高很多,毕竟涉及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农民,家家户户都有一定的储备粮,作为应急时的粮食需求。
今年粮食价格相比去年来说上涨了比较多的。首先玉米价格由去年一元钱一斤上涨到目前1.2元每斤的行情,水稻的价格也由去年1.2元左右每斤上涨到目前1.25元左右每斤,小麦的价格由去年1.15元每斤上涨到目前1.2元每斤。这三大粮食作为人类的主粮,上涨的这个价格就非常不错了,甚至一些专家呼吁要控制粮食价格上涨的速度。
今年粮食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因素,那就是世界蝗虫灾害的发生,易导致了北非,南亚,西亚等地方多个国家农作物受灾非常严重,也使得这些地方的居民粮食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所以造成了国际粮价的上涨,也带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
总之,2020年的疫情和水灾的影响,使得粮食价格出现了上涨,甚至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快速上涨的现象,但是任何国家都会对粮价过快上涨进行宏观调控,进行开仓放量,这也使得两家不会出现暴涨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所以消费者不必过分的紧张,我国的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尽管价格有所上涨,上涨的幅度也仅仅在0.1元左右每斤是能够使得消费者接受的合理的价位。其实现在的粮价尽管上涨,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有时还是亏本的价格,希望粮食价格再进一步的上涨,保持农民种粮的基本利益,保障国内的粮食的安全生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粮食价格上涨食品股票会上涨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粮食价格上涨食品股票会上涨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