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支付宝风险测试可以不测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支付宝风险测试可以不测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支付宝里面的相互保分摊费用越来越多还有必要加入吗?
支付宝相互保也算是一件大型公益活动。
自己已经加入329天,共帮助了7869人,累计分摊了16.98元,现在相互保人数已经九千七百多万人了。
根据2019年分摊金额的官宣消息,人均分摊30元左右,就能享受最高30万元的大病保障金。只要是保障范围内的100种大病,确诊后就能获赔大病保障金,不需要发票跟社保也不冲突。
一年30元,到底有没有必要呢?如果面临突如其来的大病和巨额医疗费会束手无策,医保只能先交费治疗,再凭发票报销,大病往往来得突然,很多家庭一时拿不出几十万的治疗费用,医保报销时有药品范围的限制,还有封顶的额度,遇到花费巨大的病是超出封顶前的花费,社保也会无能为力。
一年30元左右,在原来社保医保的基础上,用非常小的投入,给自己配其最基本的三大保障。每次用一点点的钱帮助千里之外的患病者,也会觉得非常暖心。看到每个月公示的名单,真是触目惊心,人在重大疾病面前是那么的渺小。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重病患者,给自己一份永远也用不到的保障,帮助他们及背后的家庭共度难关,为别人尽一点绵薄之力,这也是很多人加入相互保的初衷,未来希望有更多人加入。
去年10月份,支付宝推出了相互保(宝),仅仅在9天时间用户数就突破了1000万,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相互保,而相互保是0元加入,但每月是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额的,并且覆盖了100种大病的10万或30万保障金,让更多的人未雨绸缪,都自愿的选择在相互保这个大“家庭”给自己和身边人一份安全保障。
但是相互保推出后各种议论声在不断的增加,从前期的分摊几分钱,到后期的分摊几毛,现在变成几元钱,到了你目前的10月分摊费用达到了几十元钱,很多人认为不划算就退出了,或者认为分摊过多,也退出了,其实你有没有必要加入在于你自己。
第一、帮助别人,保障自己
但凡加入相互保的人都是想着拥有相互保为自己后期带来保障,虽然谁都不希望出现任何风险,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一份安全保障,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谁都不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而相互保的加入,不仅仅是保障了自己,更是帮助了别人,虽然每个人仅仅是出了微薄之力,但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能让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得到救助,这本身就是在做善事,因为你帮助别人时,也是在保护自己。
虽然很多人担心相互保被利用,但是平台逐渐完善之后就会更加规范,会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力所能及的加入。
从相互保的数据观察,目前加入了相互保的人数达到了98054308人,在2019年10月第2期,帮助了1731人,分摊人数8968.2万人,没人分摊资金在3.06元,可以说并不多。
有句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互保的出现,并不会比重疾险保单贵,反而是比较便宜的,从长远来看,加入相互保是划算的。
因此,分摊多了,能不能承受在于自己选择,毕竟多一分保障,多一分安心,既帮助了别人,也保障了自己,看如何理解了。
支付宝里面的相互保分摊费用越来越多还有必要加入吗?
相互保一开始就加入了,而且是全家都加入了,感觉还是有必要的,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对自己也有一份保障。共帮助7869人,累计分摊67.55元。
随着相互保加入人数的增加,刚看了下,分摊金额从今年7月份开始慢慢的提高到了1元以上,原来是每月几分钱。
马云说:我可以判断未来10年,却不能判断明天,你怎么看?
马云的原话是他在2016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发表的演讲中说到的“我不善于谈10年的事情,我可以判断未来20~30年,但我不能判断明天”,马云说的这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终都会流到大海里面去的,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但具体这些河流是怎么到大海里面去,是走什么样的路,拐什么样的弯,谁也没法弄清楚,就连黄河这样的大河,历史上也曾经有过改道的时候。
再比如人肯定是会死的,但是什么时候死谁也没法判断,说不定明天遇到一个什么意外情况就没了。
经营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企业的生存环境是依赖于大环境而存在的,企业自身的小环境和整个大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从整体来说大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小企业对大环境的影响。
对于未来10年的判断,我相信不只是马云,很多人其实都能看得清,因为这种判断有历史做参考,而且现在在大数据分析之下,未来10年的大趋势是很容易看清的,比如人类将会朝着物联网方向发展,到时候万物互联将成为一种可能,比如机器人代替人工也将会成为一个大趋势,比如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未来我国的大健康产业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等等。
大家对未来10年的判断主要基于历史的积累以及技术的进步,所以大趋势其实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但相对于未来10年大趋势来说,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这个就复杂很多。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属于微观的东西,但是微观的东西是瞬息万变的,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没法看得清楚。
比如目前阿里巴巴发展的很好,但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我相信马云也不知道,有可能因为某一个政策的出台,或者某一个危机事件的发生,或者竞争对手推出了一个致命的竞争策略,这些都会对阿里巴巴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明天突然有阿里巴巴某一个重要的高管离职了,这对阿里巴巴来说都会产生影响,这些事情是马云没法判断的。
所以即便是马云这样的外星人,他也没法判断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明天的时间太短,大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没有足够的数据去分析,所以没法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很正常的,要是能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才不正常。
但正如马云所说的那样,假如一个人对未来二三十年的判断准确了,那么他对未来两三年的判断就不会差太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支付宝风险测试可以不测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支付宝风险测试可以不测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