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通俗解释?
比如现在名义利率是5%,但是现在有3%的通货膨胀,实际利率就是2%。可以看成,现在手上有5块钱,在没有通胀的情况下5块钱能买价值5块钱的东西,但是现在因为通货膨胀的存在导致你的5块钱贬值了,只能买价值2块钱的东西了。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比如我们的存款利率
名义利率:不能是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两者的关系:①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②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什么是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者有什么联系?
简单的说,实际利率是从表面的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数字,即公式为:名义利率 - 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一般银行存款及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的利率都是按名义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储户或投资者收到的利息回报就会被通胀侵蚀。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存在着下述关系:
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是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以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价格指数,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可以简化为。
4、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例如,假设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而CPI通胀率为2%,则储户实际拿到的利息回报率只有1%。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最终得到的负回报-亏损,既负利率。负利率环境将诱使储蓄从银行体系流出,刺激投资和消费,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泡沫并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央行一般都会通过持续加息的方式来改变经济体的负利率运行状态,抑制通胀,资产市场的泡沫也会逐步消退。所以,股票投资者在实际利率为负的初期还可以继续加码,但如果负利率持续时间过长,有宏观调控引发的风险就会加大,需要随时考虑退场。
什么是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二者相互关系如何?
比如你借银行100w,一年之后还清,到时你需要还106w,其中6万就是你支付的利息,那么名义利率就是6%。(我们常见的银行活期存款利率0.35%或是买房贷款利率6.55%等都是名义利率,也就是官方公布的值。)
但是,这一年物价涨了102%,CPI为2%。那么你换给银行的106w就相当于原来的106w/(1+2%),实际利率就是3.92%(={106/(1+2%)-100}/100),一部分被通胀吃掉了,通胀越大,借钱的人越划算,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即使有钱也要贷款买房,因为我国这两年的通胀率都很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