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年人买保险被骗投诉到哪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老年人买保险被骗投诉到哪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邮政银行诱骗老年人买的保险,3天内能退款吗?
1、如果没有超过10天,可以要求退保;
2、如果超过10天,保单成立,要搜集银行工作人员骗人的证据(例如文字资料、谈话录音或视频),并向当地银监局、保监局投诉,要求退保并赔偿损失。
银行误导老人买保险,如何维权拿回本金?
01
首先,个人认为银行工作人员以“理财”的名义销售保险产品,是明显的误导消费者,特别是老人家更容易被误导,这种行为是属于欺诈行为。
《加强银行代理人身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代理人不得将保险产品作为储蓄产品介绍,不得通过银行储蓄柜台销售投资连结保险。所在,在银行储蓄网点从事保险业务是一种违规行为,银行和保险公司同时存在过错。消费者有权要求退回本金和损失。
0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因此,消费者应主张自己的权利,先与银行或保险公司协商处理;处理不到直接向银监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组织进行投诉。
03
另外,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投资之前要多了解一些理财知识,虽然部分保险产品有投资功能,但本质上还是保险产品,主要以保障为基础,不能跟银行存款、基金等理财产品混为一谈。所以,在理财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轻信高利率高回报的宣传,认清到底是保险还是理财产品再购买。
首先对你父亲的遭遇表示同情。现在银行理财变保险的投诉数不胜数,关键还是银行上级对柜面和厅堂人员的严厉考核在作怪。这种赚了钱输了口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银行真没少干。
现在就你的问题,我的建议如下:鉴于已经过了犹豫期,我们只能从银行是否违规销售保险着手研究:
一、2014年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文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规定第一条:商业银行应当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和风险承受能力评测,根据评估结果推荐保险产品,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有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客户。(一)投保人存在以下情况的,向其销售的保险原则上应为保单利益确定的保险产品,且保险合同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将保单材料转至保险公司,经核保人员核保后,由保险公司出单:1、投保人填写的年收入低于当地省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最近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投保人员年龄超过65周岁或者期交产品投保人超过60周岁。从上述条款可以分析,第一你银行有没有按规定对你父亲进行风险评测?第二保单是不是按规定由保险公司核实后出单?第三你父亲年龄是否超标?
二、规定第十六条,商业银行应当向投保人提供完整合同材料,包括投保提示书,投保单,保险单,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现金价值表等。你父亲没有拿到合同,银行已经违反上述规定。
通过上述分析,相信已经为你找到了一些依据。只要银行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销售,那么银行应当对其违规行为负责。你有权向银行提出取消保险合同,如果银行不同意你可以以上述理由向当地银监和保监投诉。如果还不能得到满意答复,亦可向当地法院起诉银行违规销售。
现在在青岛地区,所有银行设立理财销售去区,设立双录设备,根据监管部门要求,所有业务进行公示,并销售人员必须取得上岗证,在进行销售时,必须明确告知客户,是自营理财,代理保险,股票,基金的等业务种类,如果出现纠纷,可根据双录系统保存的音频视频资料还原当时够买是的情景,能够较好的保护客户权益,也可以还银行从业人员的一个清白
很同情你的遭遇,如果你说的都是真实的情况。
首先,银行不给你父亲合同这件事情是违规的。合同持有者一定是你父亲,没有银行可以代为保管的规定。
第二,你父亲买了保险,必然会有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如果你没有接听过这个电话,那么保险公司是违规的。你可以据此投诉。
如果保险公司说打了回访电话,你又没接到那就可以跟保险公司咨询,电话打给了谁。不管是谁接的,只要不是本人,那么也是不合规定的。
第三,你父亲多大年纪,买的是什么保险,如果是近期买的,可以查一下是否在银保销售保险双录的范围内的,如果在双录范围内但是没有双录,也是违规的。
建议你除了向银行和保险公司投诉,还可以把您的情况反映给12378,这是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隶属于保监会,同时和各地保监局是连通的。还是很管用的。不给合同,不回访,不双录,都是属于违法违规,而不是误导,对监管来说,违法违规治理的力度更大。
更多保险问题,欢迎关注大猫财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年人买保险被骗投诉到哪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年人买保险被骗投诉到哪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