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银行没人存钱会怎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银行没人存钱会怎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行里的储户的零钱余额和没有人认取的钱最后都去哪里了?
大家好!
这个问题往往被大多数人忽略,而银行却一刻也没闲着。就拿银行卡账户来说,据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各大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借记卡)63.7亿张,剔除活跃卡41.8亿张,睡眠卡还有21.9亿张。在数量如此庞大的睡眠卡中,再剔除“双零卡”(无余额,无交易)账户,其实很多卡上也是有零钱余额的。假设在睡眠卡中有零钱的卡占比10%,就是2.19亿张。如果平均零钱余额5元/卡,总金额至少就有10个亿。再加上无主存款(无人认取的),这个金额就大得惊人,数以亿计,不可小视。
01
如此巨额的无人领取资金在干什么?最后又去了哪里?被怎么处置了呢?
无人领取的零钱余额和无主存款主要有两种形态。
一是卡折类账户,开户后虽发生过交易,但后来长期不用,也未销户,因金额太小,怕麻烦而置之不管,或完全忘记。总之账户有钱,但不多,却无人搭理。对这类零钱,如果你开通了收费类服务项目以及银行收费,如短信通知,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银行会一直扣收,直至成为零余额账户,最后纳入睡眠账户管理或银行主动销户。
第二类无主存款的存在,动态及最终去向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于零钱余额,哪怕只有5元,只要你没有申请收费服务项目或银行不收费用,如无短信服务,申请了双免(免年费和小额费)的,认真的说你的账户是永远存在的,而且余额不会减少,且会按照人民银行《储蓄管理条例》规定计算利息。任何时候,只要你出示存款凭证,均可随时支取。无主存款主要指存款人意外死亡,但家属并不知道,或存款人忘记的,或者因其他特殊原因(你懂的),虽然知道但又确实无人领取的存款。此类无主存款的存在形态,与零钱余额雷同,没有区别,随到随取,并计利息。
02
无主存款平时在干嘛?这类存款虽然无人领取,但银行并不知道存款人或继承人何时来领取,所以对银行来说,永远是负债,以信用为保证,承担客户随时支取的法定义务。当然,银行的钱是任何时候都不会闲着的。在支付利息后,他们获得了资金的使用权,利用这笔资金他们不停地通过放贷,投行,同业拆借,上存人民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等多种形式获取利润。
03
最后这笔巨额资金去了哪?如果你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我就如实道来。
假如银行是“万里长城永不倒”,你的钱永远会在银行,而且随时欢迎你支取,我敢保证。但别说你的存单是几十年前的哦,手工时代的票据在录入电脑之前,是有可能遗失的。银行业进入电算化后,这种可能几乎没有,否则银行负全部赔偿责任。
04
但银行也有不幸的,这绝对不是传说。201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宣布银行如果无法继续经营,是可以破产倒闭的。假如它要破产倒闭,这笔巨资又何去何从?我们知道,银行的破产涉及金融稳定,社会稳定,所以宣布破产并非常人想像,说干就干的。根据《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和《存款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在破产前还要经过接管和合并两个程序。前者由人民银行代为管理,待经营改善后,重新交给被托管行自行经营。后者是对无法继续经营的,采取合并形式,将全部债权债务平移给经营能力好的银行,即兼并重组。最后才是宣布破产解散。毫无疑问,无主零钱和存款都会参与到破产清算中。按照程序,破产银行也会通知所有存款人,做好备案赔偿登记。如果仍然无人申报,肯定作为清算费用支出,职工欠薪支出,客户赔偿支出等。如果还有盈余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存款人死亡,无法定继承人又无遗嘱的,经当地公安机关证明,按照财政部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职工存款,上缴国库收归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职工存款,可转归集体所有。此项上缴国库或转归集体的存款均不计利息”。这就是无主零钱余额和无主存款的最终去处。
05
总之,只要银行在,你的存款肯定受到法律保护,一定会在。如果银行破产倒闭了,无主零钱和无主存款也就一起被清算掉了。友情提示:钱多钱少都是钱,苍鹰蚊子都是肉!更不能忘了,甘当无名英雄!好了,今天分享到此。持续关注【龙门山客栈】,分享更多财经知识,谢谢你的阅读和点评!
这个问题非常好,看完了我的回答从后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银行里的储户的零钱余额和没有人认取的钱经过了2到5年的时间,(不同的银行设定的时间不同)没有进行任何交易操作,进入休眠状态的,银行就会把所有的休眠账户进行《营业外收入》操作,这时就进入了专有帐户里,🈶️银行统一打理,钱💰生钱。
这时朋友们感觉太可怕了,那我的钱就因为没管或者暂时忘记了,就不是我的啦?
没关系,只要随时到银行拿着卡、存折凭证和身份证就可以了。 银行进入后台管理系统,把《营业外收入》中的属于你的钱调出来《营业外支出》就可以了。
银行绝对不会主动联系你!
所以建议,有空多看看你的卡,走动走动。就是亲戚朋友时间长了不联系也会变的生疏的。除非土豪,愿意无名捐赠给银行的可以随便啊!
再就是万一存款人离开人世,没有留下遗嘱,存款密码的,相当麻烦。所有继承人全部到场,一同前往公证处进行继承公证,拿到公证书才能取出钱来。
或者起诉至法院,判决这笔钱属于你专有,拿判决书去银行取钱。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留好一份遗嘱。
现在还不愿写遗嘱,只能建议大家存款每笔金额小于五万,(等于或大于50,000需要存款人的身分证原件)和密码放到一个家人能发现的地方。
注销户口时,最好保留身份证原件不予上交、和存款凭证以及密码,基本上还是能顺利的拿出钱来。
我在搜狐的号是《法律与理财大讲坛》中写了巜驾驭金融的三架马车必懂的常识之银行》里详细解释了。欲知详情,前往围观哦。
【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了解更多的财经趣事,谢谢!】
卡办多了,就有被忘记的可能。所以,这事需要论一论。
首先,了解下基本在睡眠状态的卡可能有多少。
据央行公布,到了去年末,也就是2017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66.93亿张,人均持有银行卡4.84张,基于等同于人均持卡5张,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这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61.05亿张,占到了绝大多数,贷记卡增幅超过借记卡,但总量还是小很多。这一方面体现了个人金融业务在生活中多么的主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卡资源有点被挥霍、被浪费。
假设一个人持有5张卡,那其中有2张卡是借记是正常的。从2017年的数据看,借记卡的活卡率是66.2%,那么余下33.8%就是不活跃的卡,数量自然也不是小数目。这些不活跃的卡,从专业角度称为“睡眠卡”。
其次,储户卡太多了,总要做出选择、做出取舍,有些卡余额还有小钱的,会有两种情况发生。
根据银行卡管理办法规定,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其一,如果这张卡没有年费,以及没有办其他的收费业务,那么余额不会减少,还会计算利息,这钱还属于你的,未来你还可以提取;其二,没有没有向申请申请免除年费,或者还有类似开通短信通知等收费业务的,余额扣到没有,且连续一年半没有产生交易的,就会转成“睡眠户”,从此开始,又有5年没有交易的,就会被销卡。需要放心的是,这不影响个人信用。
最后说下,那些没有人认领的钱最后会去哪儿?
如果已确认这钱是无主的,这一方面现行《储蓄管理条例》也有规定,储蓄存款的所有权发生争议涉及办理过户的,储蓄机构依据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办理过户手续。
《储蓄管理条例》1993年3月1日起施行,2011年1月8日《储蓄管理条例》修正版施行。修正版对存款所有权界定以人民法院判决书为依据,最终确权钱将由谁接手。
而1993年3月1日施行的版本有这样的规定:”存款人死亡后,无法定继承人又无遗嘱的,经当地公证机关证明,按财政部门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职工存款,上缴国库收归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可转归集体所有。此项上缴国库或转归集体所有的存款都不计利息。“
友情提醒下:银行的卡的事跟钱有关,卡办多了,还是要弄个文档记一记。文字的东西,远比脑袋瓜记的,准确些、齐全些。
归银行无偿得呗!为何这么说呢?媒体不时有报道,说某某老人去世,其后人去银行取老人的存款,可银行竟提出要开出众多所谓证明,如逝者是你爸(妈),兄弟姐妹资料哥嫂姪儿(女)资料如果这其中有死亡的又要拿出其死亡证明文件如果有倒插门的,改嫁的,犯罪的,又要开证明文件…如此等等。等把这些证明文件搞齐全时所花费的差旅费及误工减少的收入,说不定远远高于那笔老人未取的存款了!这就廹使自动放弃,(记得有位女士跑了几趟证明后,差旅费就高出了要取的存款数了,可证明还设收集全。于是就说:算了,这笔老人遗留的存款我不要了,银行你蠃了!)于是银行就心安理德的得到了这笔遗留存款了。这种款项,一笔可能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甚至更多,全国加起来又该是多少啊?这是鲜为人知的银行所得的一大笔额外收入。按理,银行只需查验取款人的身份证及户口簿,辅以村民(居民)委员会的证明就可办理取款事宜,至于这笔款在逝者家族中怎么分配,如果以此引发矛盾,这是司法部门该管的事情,与银行何干何系?可银行就要把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死皮赖脸的拉到自己头上来管,这就是越权行为!为何这么干?就是要弄得储户被廹"自动放弃"这笔存款,并据为己有!
那里的钱那里去都与我们无关,只因为我们不多的钱,要你去银行取消帐户,真的好多人都是办不到的,以前银行办理业务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所以太小的钱就也不会去办理了,理在可好了,手机一转就就就行了,明天会更好。
如果一人突遇意外死了,没人知道他银行密码也没有卡,那这里面的钱该怎么办?
大家好!
既然人是突遇意外死亡的,且其亲属不知道密码,也没有银行卡(或其他存款凭证),你总不能凭猜测就说死者一定有银行存款吧!更不应该武断认定钱归银行所有了。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按照以下方式分步解决,才能解除心结,避免不必要误会。
01
有没有存款,查一查便知道了。如何查?银行存款属于个人隐私,按照《储蓄管理条例》规定,银行负有“为储户保密”义务,不是谁想查就能查的。按照规定,死者亲属或有权继承人必须到公证处开具《银行存款查询函》(下称查询函),持《查询函》可以到可能有存款的银行进行查询。有人说,那不是所有银行都要查完?多费事。那是当然,不查完又怎么打消你的顾虑呢?怎么了却心结呢?当然,你也可以根据死者生前习惯,住所附近银行,业务资金往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等多种因素进行筛查,尽可能缩小查询范围,提高针对性。如果确实没有存款,大家也就坦然了,没有误会误解。
02
如果查到有存款,又该怎么办呢?死者存款属于一种资产,按照《继承法》规定,必须是法定继承人才能继承,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家属,亲人或其他关系人,都应出具相关法律证明,证明是合法继承人,银行根据出示的法律文书办理存款支取或过户。目前我国取得继承人法律文书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遗嘱,死者生前遗嘱指定继承人受法律保护;二是法院判决裁定书,这种情况主要指继承人众多,相互协商不好,走法律诉讼程序来确定继承人;三是公证书,即众多继承人可以协商一致,自行确定继承人。
03
下面着重介绍老百姓最常见的公证书的办理程序。首先是有权继承人必须全部到场(公证处),并出示死者存款证明资料,亲属关系证明书,继承人身份证等等,继承人之间达成财产具体分配份额共识的,公证处根据共识出具《银行存款继承公证书》,所有有权继承人签字盖章生效,一般按照2%收取公证费,最低不少于200元。在继承人前往银行前,还应准备银行业务委托书,指定银行业务具体代理人。银行收到银行业务委托书和《银行存款继承公证书》后,就能办理死者存款的支取或过户了。
04
其实,大家也很关心无主存款的事,心照不宣哦。银行存款长期无人领取,是不是真的归银行所有了呢?理论上是不成立的。首先,银行没有任何渠道知晓何人何时死去;其次即使知道人死了,但也无法确认没有继承人,或者不清楚继承人何时前来领取;所以,该笔存款会一直存在银行,并享受对应利息,无论何时,只要你持合法法律文书,银行都会无条件支取,直到银行破产之前。
05
当然,从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实施后,银行是有可能破产的,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及《存款保险条例》等法律规定,在银行破产前会经历接管,合并,破产清算三个阶段。对前两个阶段,无法继续经营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会等额转移到新的经营良好的银行,即使无主存款也仍然以存款形式存在。如果银行彻底破产,在支付完破产清算费用,所欠职工工资保险后,所有资产参与赔偿所有储户存款,包括对无主存款。好了,今天分享到此。持续关注【龙门山客栈】,分享更多财经知识,谢谢你的阅读和点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行没人存钱会怎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银行没人存钱会怎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