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可以投资股票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上市公司可以投资股票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市公司投资购买其他公司股份属于利好吗?
非券商类的上市公司投资购买其他公司股份不一定算利好,起码是不务正业,有钱不往主业上用,说明主业发展受限。当然有富裕的钱总比现金流为负数好得多,关键是怎么使用这些闲钱。
有的上市公司用它购买理财产品,收益低但稳妥。而有的上市公司胆子大,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购买其他上市公司股票,如果赶上牛市还能大赚,赶上熊市或炒股技术不佳则大亏,这种实例也不少。
这种属于中性的消息不见得是利好。
上市公司一些公告说的非常的花里胡哨的,其实说到底就是这家公司用自己的空余资金去买了另外一家公司的一些股份,至于这笔买卖是赔是赚,最起码现在还不知道,他想陪想赚也不知道,所以它属于一个中性的消息,不见得是什么利好。
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对股票影响?
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一方面,参与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一般都是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入场这样一个大型投资者往往会推动股票市场上的交易量及流动性,从而改善股市的供求关系,形成稳定的上涨动能,对股市行情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会带动一系列的产业投资,给被投资带来效益
如何看待监管要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
看似民退国进的做法,却引来各路人士纷纷点赞,因为这一举措还了学前教育应有的面目,给热气沸腾的学前商业教育醍醐灌顶地浇了凉水。
曾几何时,中国的父母们陷入了集体焦虑当中,一句“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背后有多少沉重和叹息。
而教育机构则从学前教育开始向家长们贩卖焦虑,各种高大上的幼儿园,各种花式炫目,幼小的孩童在短短的学前几年,学习了很多家长一辈子都没有学习的各种技能,琴棋书画、国标舞等等,为了让孩子能进一流的幼儿园,一家私立幼儿园在发号时,北京的父母们在报名时提前排了十多个小时深夜的队拿号。虽然说有家长不理性的一方面,应该说这背后也有嗜血的资本逐利的推动。
实际上上层阶级父母用经济资本和权利资本为子女从学前开始就提供最优质且稀缺的教育资源,但是这些孩子出身和背景相似,不由的从幼儿园开始就只和同等社会地位的孩子交往,形成上层精英封闭的人际网络,其实对他们人格成长也是不利的。
下层放弃,中层焦虑,上层封闭就是现有的教育格局,也确实需要政策来冲击冲击。
关注教育,关注财经,我是“天下会会天下”,欢迎关注!
2017年11月红黄蓝虐童事件的发生让家长非常痛心甚至愤怒。
虐待孩童受到相应法律的惩罚是理所应当。
今天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应该让很多家长拍手称快。
昨天政策一出,今天整个教育板块暴跌,尤其是虐童事件的主角红黄蓝幼儿园,股价应声下跌53%。
那么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到底是什么内容:
1、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2、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也就是说资本基本退出了学前教育市场。
我们都知道,从经济规律来看,如果市场已经饱和,产能过剩,通过强力减少供给,有利于市场的平衡,那么现在我们的学前教育市场饱和了吗?,看下图,到2015年,中国的学前入学率只有75%,也就是说有1422万的小孩是没有进入学前教育的。
即便到了2020年规划的目标,学前入学率达到85%,也还有794万,根据规划,到2035年学前教育入学率才能达到100%。
明年是2019年,也就是还有17年的时间,学前教育是未饱和的,每年有上千万孩子不能接受学前教育。
我们再来看目前幼儿园数量的情况:
截止到2016年,我国共有23.98万所幼儿园,新建幼儿园增速在6%-8%的水平;其中,民办幼儿园的数量达到了15.42万所,占比63.4%。
从在校生人数来看,2016年,幼儿园在读人数达到了4413万人,且受制于我国新生人口的数量,在校生增长率也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民办幼儿园在校生人数达到了2438万人,占比55.23%。公办园园均学生数约为230人,民办园园均学生数为160人
民办幼儿园的在校人数占总人数的55%,民办幼儿园数量占比63.4%,无论从园所的数量还是在校总人数都超过50%。
禁止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那么空出的教育需求,幼儿园所的建设应该由谁来补充?这个可能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本就突出,资本被禁止进入,接下来该如何化解客观存在的供需矛盾了?
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更多观点,关注“壹号股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上市公司可以投资股票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可以投资股票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