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融资净买入为什么股票还下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融资净买入为什么股票还下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市场大规模融资,股票就会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再融资是指已经上市的公司通过发行新的股票或者债券来向市场要钱今年以来股市相对较弱,资金供给已经开始不足了,这个时候很多公司不顾市场的承受能力,纷纷提出巨额再融资的方案,那么市场担心这种效应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而市场是没有这么多资金来承受的,所以听见再融资首先是该股票跌,然后带动同类股票跌,既而带动整个市场跌
融资买入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理论上融资买入多是好事,它表面上说给大家听,该股票有非常多投资者预期看多未来的行情,甚至是加杠杆来赌股票的上涨趋势。
但实际上股票的升跌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融资资金只是占成交量很少部分,决定性话事权主要是在机构主力资金里。
一般来说是好事,因为不断有人愿意融资买入说明极度看涨。
但这个没有绝对,股价是各方参与博弈的结果,融资买入被套的也不少;所以这个可以作为参考,已买的可以持股观察,没买的下跌缩量逢低可以吸纳。
请问:拿到融资就要马上买入股票或拿到融券就要马上卖出股票?
融资就是借证券公司的钱来买股票,到达一段时间之后还给证券公司钱加上利息。例子:张三看到A股票的走势很好,觉得A股票能涨,张三用抵押品(抵押品可以是,现金,股票,固定资产,债券)借证券公司的钱,证券公司的杠杆大部分都是1:1左右,10000元的抵押品可以融资10000元张三用自己的账户内的股票融了10000元,这样,他就有10000元现金和10000元股票。
融券像证券公司借股票,然后再一段时间之后还回同样数量的股票张三看到股票A在下跌,他觉得股票A还会持续下跌,张三用现金做为抵押品向证券公司借了100手股票A然后卖出,几天之后股票A果然暴跌,张三用了更少的钱买回了100手股票A,把股票A还给证券公司,其中的差价就是利润。
业绩大增,为何股价还是大跌?
业绩大增,为什么有的股价还会出现大幅的调整?本来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讲,各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增说明经营情况良好,基本面优良,股东的获利丰厚,公司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应该是积极的持有股票,为什么在A股市场甚至会出现股价大跌的情况?首先你要弄清楚一个事情,A股市场是一个二级的交易市场,存在着非常浓厚的投机博弈行为,情绪化交易比较严重,股价的涨跌在一定程度内和公司发展的情况没有任何关系的,比如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是20元还是10元,对这个上市公司的经营影响是不大的,所以从这个思维角度上来讲,股价的高低,有的时候真的就是交易的情绪化行为,并没有完全的逻辑支持,只不过是如果这个上市公司基本面良好,能够让股价保持一个向上的趋势而已。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业绩大增,而股价却出现了大幅调整,那么只有一个逻辑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股价已经透支了业绩增长的空间,当业绩兑现的时候,也是持股收益兑现的时间窗口,也就是说见到了股价的阶段性高点,所以虽然公布了业绩利好,股价反而出现了大幅下挫,这仅仅是一种交易行为,与基本面关联并不大。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业绩大增,但是股价却大跌?这样的情况在股市里其实是一个屡见不鲜的场景了,原因其实有以下几点:
第一,利好兑现,即是利空;
第二,周期力量大于业绩利好的效果;
第三,前期涨幅过大,业绩大增无疑是诱多接盘的原因;
如果你能够看懂上面这三种情况,基本就可以应对大部分“业绩大增,但是股价却大跌”的问题了。
1
业绩大增,但是股价大跌的第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利好兑现,就是利空”的原因。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那就是我们都知道在股市里每年都会有季报,中报,以及年报这样的周期出现。而对于每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在这些报表出现之前都会有一个所谓的“预告片”,就是告诉你预计此次的季报、中报或者年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就好比某某上市集团2019年上半年预计盈利1000-5000万,预期同比增长10%~50%不等。
这个时候市场和投资者就会对于当下的利好消息进行炒作,推高股价的上涨,因为在业绩报表预告到正式发布的时间里,往往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缓冲期,所以许多人更希望借助利好和这个所谓的缓冲期进行炒作。
而当业绩报表即将颁布的时候,利好兑现,也就是许多人借助利好出货的时间了!当然,也不排除预告10%~50%的增幅,但是最终取得的是10%的下限而不是50%的上限,因此造成一定的失落感。
对策:遇到预告非常高,但是预告期内有明显涨幅过大的个股,甚至出现估值更高的现象,要懂得逢高减仓。
2
在股市里周期的力量是远远大于个股走势力量的。除非有一些个别龙头股,白马股有机构抱团,少数资金掌握大部分筹码的情况,否则绝大部分的个股都是会在一个熊市周期里下跌,同样的,大部分的个股也会在牛市后期里上涨,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那么在熊市下跌趋势的力量下,消息面的利好自然会显得相对薄弱。
我们可以发现,熊市下跌周期里,利好会被缩小,利空则是会被放大,这个和市场的赚钱效应降低,和股民的信心不足,情绪恐慌有着较大的原因。
就好比上图中的这只个股,在2018年里季报、中报、年报的业绩都是大幅增长的,但是伴随的都是只一波小小的反弹而继续下跌、甚至大跌。
所以,对于业绩大增来说,大家都会明白刺激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反弹,而这个反弹过后必然都是一个继续下跌的结果。这样的话,大家都会借助小的反弹而止损,卖出,自然就会造成踩踏式下跌的局面,因为谁走的慢了,谁就得“站岗”。
对策:如果遇到的是熊市下跌周期的中前期,千万不要参与反弹,也不要抄底加仓,最好的策略就是管住手,控制较低的仓位,不要被所谓的业绩大增利好蒙蔽。因为熊市里利好会被缩小,利空会被放大,无论是绩优股,还是消息利好个股,熊市下跌周期照样下跌。
3
记住上市公司和主力是有合作关系的,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主力来说往往会比散户更先一步知道业绩是否增减。这就诞生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当业绩出现大增的时候,往往是主力开始陆续出货的时间,甚至还是在一个业绩预告大增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提前这么做了。
就好比下面这只个股,在以往的业绩都是非常不稳定,甚至亏损的,但是在2019年的1-6月里个股却涨出了5倍左右的上涨幅度。而利润也在第二季度出现了明显的反转。
所以很明显,主力是提前知道这样的业绩利好,才会在2019年借助热点和势头开始炒作,拉升。直至2019年第二季度的报表和半年报出现,导致一个扭亏为盈的结果,借助利好出货。
可以看到在2019年4-6月里个股的出现的是名下滞涨下跌的局面,而在半年报出台好,基本就是套人,清仓暴跌的结局了。
对策: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懂得从前往后的思路去分析,去观察!这样的业绩大增往往不具备持续性,还可以短期修复一个PE市盈率指数,当许多散户上当,一定要结合股价走势具体分析。
综上,其实股市里的套路就这么点,但是却很容易让散户上当,因为主力看准的就是散户人性的弱点:
1)贪婪,只看眼前利益,贪图蝇头小利;
2)投机,大部分的散户都是投机形态,追涨杀跌;
3)没有大局观,大部分的散户只看短线走势,不懂得从大到小的分析策略;
所以,当你明白了这些套路之后,更应该加以学习,加以锻炼,从自身的格局培养出发,抵制投机的情绪和行为,才能够真正了解和应对“业绩大增,但是股价却大跌”带来的伤害。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我的【专栏】里有干货,欢迎“品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融资净买入为什么股票还下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融资净买入为什么股票还下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