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ST原因

小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康得新ST原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康得新ST原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马股康得新一夜被ST,超150亿现金去哪了?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康得新ST原因

非常意外:康得新直接被ST!之前我以为至少要等到业绩公布时才会被ST啊!

这只白马股直接被ST的原因,就是财务出现大问题了!

从康得新三季报中可以看到,明明账上还有150亿左右的现金啊。公司账面现金充足。可是康得新却付不起已违约的10亿超短期和5亿债券。这明显是说不过去啊。按理说账上有150亿现金,就直接将这15亿元还了。但为什么康得新宁愿付出高额的利息而不用动用现金呢?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因此,深交所也是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有可能账上没有这么多现金。要求公司说明公司货币资金存放地点、存放类型、是否存在抵押、质押和冻结等权利受限情形。并说明上述债券无法兑付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自查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存在财务造假。

从深交所的质疑来看,康得新这次的事情估计是非常严重。曾经千亿市值的大白马,竟然沦落到财务造假的可能。最明显的就是这150亿去哪了?在康得新的公告中,说经过公司自查,发现公司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情况。言外之意,公司账上的现金被占用了。

这次证监会直接将康得新ST,说明了现在的监管力度非常严,对于造假已经不能容忍。现在康得新还没有最新的结论。不过证监会已经提前下手了。就是防止风险。只不过在里面的那10多万股民情何以堪啊!又是一颗大雷啊!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我们先看一下该股的基本情况

看看,亮瞎你的眼吧。

2018年3年度的数据,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长17%,市盈率只有8倍左右,每股净资产5.65元,绩优白马股,涉及概念众多,这应该是主力机构大资金青睐的对象啊!

再看看最近一年来,该股的走势日K线图,又会“亮”瞎了你的双眼!

我勒个去,一年多来,股价从26元以上,跌到了最低5.72元。目前的收盘价也不过是6.03元啊!这和净资产差不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我来说,包括各位散户来说,我们只能从相关资料里面,已经K线走势上看到该公司的情况,没有其他消息来源,但是,作为主力机构,他们一方面会实地调研,另一方面也会具体分析各项数据指标,他们有专门的行业分析师,对一个公司的分析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如果公司未来前景好,未来价值更值得投资的话,那么,机构的资金就会逢低分批介入,长期持有。不过,如果公司内部出现问题,或者前景黯淡的话,即便公司对外公告数据再理想,主力资金也不会贸然介入持有的!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公司的财务报表等等数据,已经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现状。盘面的走势说明了一切。这也是我什么一直推崇技术分析的原因。你要从价值投资角度看,单纯的数据你一定觉得这是一个价值投资标的的首选,但是如果你去年一年中,任何一个时候买入都是错误的!

该股的走势一直处在下降趋势中,这与公司的财务数据向好却相反,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不能简单看看财务数据就去选股,一定要学习技术分析。

至于那150亿去哪了,我只能呵呵了!

各位朋友和各位粉丝,记得点赞持!

欢迎关注!

禅壹,证券分析师,技术派,多年私募操盘手。20多年的股市实盘征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基础。

前有獐子岛问“扇贝去哪儿了”,现在来了一个更离谱的,直接问“150亿的现金去哪儿”了,A股的上市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广大股民的认知,A股这样的生态环境,我们广大股民该如何生存?股民既要跟机构博弈,还要跟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博弈,真是防不胜防,让人心力交瘁......

关于康得新的那150亿现金去哪儿了,官方公告的言外之意是被大股东挪用了,这就不由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上市公司:ST华泽(000693),这家上市公司在2018年被央视报道说公司账上的资金也是被大股东挪用了,只剩下一百多块钱,穷得连网费都交不起、官网都被暂停运营了,目前它仍处在停牌状态。像ST华泽这种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情况在A股真是屡见不鲜,今天的康得新似乎也有这种迹象。

对于康得新的财务状况,有很多网友已经分析了,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我只说两个疑问:

1、康得新上市8年,8次高转送,股本从1.6亿股迅速扩张到现在的35.4亿股,未免太蹊跷!

作为股民,我们鼓励上市公司多多分红派息,让股民分享公司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但是,像这种频繁的高转送未免让人心生疑虑,高转送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炒作的噱头,频繁的高转送跟货币超发的作用是类似的,不复权的话股价看上去非常便宜,让一些贪便宜的散户纷纷接盘,但是如果看复权价的话却高得离谱,以康得新为例:不复权现价是6.03元,但是后复权价却高达90.54元,最高时复权价达387.92元,是不是套路满满?

2、对于问题股,承销商应不应该追究责任?

康得新上市8年多,出现这样的问题,作为它的承销商和保荐人申银万国该不该追究责任?如果新股发行之后出了问题,把所有的风险都扔给投资者,个人认为这是很不合理的,“一个工厂如果生产劣质产品,不应该由消费者来买单”

我是K涛资本,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就请点个赞,如果有啥想说的,请在下方留言,谢谢!

账面上富得冒油,是一个超级大财主,可是却拿不出十几个亿还债,这样的荒唐事只有A股才会有。

2018年三季度末账面还有150亿货币资金的这家上市公司,150亿元账面资金,看着都是眼馋啊,因此这就是一家超级白马股。

可是这样一家白马股却违约了,1月21日晚间,康得新公告称,原应于2019年1月21日兑付本息的“18康得新SCP002”,截至当日营业终了,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5.22亿元。这意味着,康得新2018年度第一、二期超短期融债券,共计15亿元均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债务违约还不算,部分债权人已冻结康得新22个银行账户,其中涉及5个主要银行账户,银行被冻结,意味着资金动用受到管制,经营难免受到影响。

钱去哪儿了,这可不是1、2百万,而是150亿元,公司公告是说大股东存在资金占用问题。但究竟占用了多少资金,目前还是一个谜。

随着债务违约,康得新白马股形象崩溃,股价大跌,投资者价值投资碰到了黑天鹅,这可怎么办?

康得新大股东占用资金,说起来很轻松,可是持有股票投资者可能是急火上攻,丝毫不轻松,不管大股东占用多少资金,投资者的钱可不能白白就这样亏掉了。

价值投资也不行,在一个乱象横生的股市。既然鼓励价值投资,那么就要保证上市公司纯洁性,不能总是让某些股东坑害投资者,这样的公司可以说出好几个。就不点名了。大家都是心中有数。

康得新被ST的影响,一是意味着不会有不明真相的无知资金跑过去接盘了,因为硕大的ST提示着风险,二是意味着公司股价探底的时间将被拉长,因为之前一天最多可以跌10%,现在最多只能跌5%了。

再来看看超150亿元现金究竟去哪了。

康得新自己的公告是这么说的,称经过公司自查,确实存在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换句话说,这笔钱被大股东挪用了。问题是资金明明经过审计还在银行里存着呢,大股东是怎么挪用的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大股东和银行之间,私下达成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协议。具体来说,就是大股东把上市公司的钱、比如说150亿元存到银行里,然后用这笔钱做抵押,让银行把这150亿元再借给大股东。

这么做的好处是,大股东挪用了上市公司资金却少有人察觉,银行增加了存款和贷款业务量,而财务审计人员查账后也确实发现这笔钱就在银行账面上,至于上市公司被掏空了,股民利益受损了,重要么?

我相信康得新不会是A股市场唯一存在类似问题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st后更名规则是什么?

A股在沪深主板和中小板实行ST制度,而创业板是没有ST制度的。

具体来说,沪深主板和中小板的股票,如果连续两年净利润出现亏损,则会进行风险警示,即进行ST特别处理,股票名称前会加上ST,同时ST后面的股票名会缩短为两个字到三个字。

加了ST之后,第三年继续亏损,那么会在ST前面再加一个*,变成*ST+股票名。这是退市风险警告,如果继续亏损,则就会被退市。如果之后扭亏为盈,则可以申请“摘帽”恢复原来的股票名,比如最近的贝因美就实现了成功摘帽。

退市的标准也不仅限于是业绩持续亏损,当净资产为负时也会触发退市,比如乐网视和千山药机就是因为净资产为负。

另外,因特殊原因造成无法正常经营的,也会被作风险警示ST处理,比如康得新、盈方微都不是因为业绩持续亏损被ST的,而是因为其他事项。

证监会刚曝光ST抚钢连续8年财务造假,年报审核的事物所会受到什么惩罚吗?

近期A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但相信这些被曝光的可能是冰山一角。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是主因。健全证券市场法制环境,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者严惩不贷,才有可能改变目前市场如此糟糕的局面。

这其中,转移掏空上市公司资产;虚增利润;联手财务造假;虚假重组哄抬股价从中渔利,之所以屡见不鲜就是因为打击不够,违法成本太低。

如果我们的股市,谁敢做假就像美国安然公司一样直接破产,谁敢违法就让他倾家荡产把牢底坐穿,那就还有谁还敢去违法呢?A股市场就怎么会有这样的怪事发生呢?

所以说,不要问相关事务所是否担责?联手造假,上市公司当退市,事务所应负责连带责任参与赔偿投资者损失!并撤销事务所资格!直接相关和责任人负担造假和财务欺诈的刑事责任严判入刑!


瑞华事务所担任审计机构的29家IPO项目均被叫停!你该怎么看?

瑞华事务所被管理层处罚,暂停了29家IPO项目,其实这是一种责任的追究,康得新时间给A股市场形成了非常大的震动,作为曾经的绩优白马股竟然沦落到财务造假,濒临退市的局面,对于股民形成了巨大的伤害。

A股市场这些年一直在倡导价值投资,但作为白马股都出现这样的问题,A股市场的价值何在?管理层的颜面何在?对于康得新事件的处理还在进行当中,瑞华公司给康得新做财务审计,出现了如此重大的责任问题,必须给予追究,这是管理层的一个严惩思路,既要追究上市公司自身的责任,也要追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

瑞华事务所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本来他们可以通过审计的手段发现这个问题,但却顺利的出具合格证明,让康得新公司顺利过关,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而且此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目前正临近业绩中报阶段,很多瑞华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都出现了相应的业绩大变脸,说明,瑞华事务所在自身的业务管理和要求上存在巨大问题,形成了重大的信用缺失。

所以这一次管理层一次性的停止其代理的29家IPO事项,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防止问题公司上市,这是监管手段的一种升级,一种责任追究的深入。

对于管理层这种做法,我个人表示非常赞同,不仅要追究上市公司本人的责任,也要追求监管方的连带责任,这样才能够形成监管的完整链条,从而保证上市公司的披露真实,股民的知情权得到充分的保护。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康得新ST原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康得新ST原因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免费分享原则,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投诉邮箱:121998431@qq.com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