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估值大跌的值得买入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估值大跌的值得买入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泰君安分析师覃汉说“无论股市债市,下跌就是买入机会”,这靠谱吗?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张弩认为:
首先国泰君安这位分析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固收类产品,也就是债券市场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他对债券回调接近尾声的看法,其实认为股市下跌空间不大,都是基于现在“一致性预期”被打破,所谓不破不立的角度来阐述的。
分析中指出了股市相对债市估值性价比偏贵,股票质押跌破平仓线加重流动性危机,存量博弈市场打破一致性是有益的。整个逻辑是按照定性市场为存量市场,资金总量有限,股市大格局是冲上3300以后很难再继续向前,且从资产性价比角度股市也已经有较高的估值,从而与其认为3300是底部的一致性预期早就应该被打破。
而之所以对股市乐观,是因为资产价格有着超调特性,现在处于急转直下,认为调整过度,后续反而可能有转机。
对于覃汉的说法是否靠谱,不好轻易下结论。但要明白所有分析都是基于分析师假设逻辑得出的判断,而市场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混沌的系统,单靠其一个分析,来进行市场判断其实并不客观。但我个人认为其说的市场超调特性是存在的,而且一致性预期也是之前存在,现在被打破确实是一个好事。存量资金市场不可能推动市场一直向上,加入上述的基本假设都成立,那么逻辑上现在如果市场能企稳,那么有可能会面临风格切换,不论是资金向债券还是股市内部的板块,都会存在部分转移。
股市里一般有两类人,一类是投机的,大部分应该归到这类,这部分人一般都是听消息炒题材看K线,频繁的波段操作,如果你也是这里的一员,那现在大概你的机会来了!因为不论怎么打击,股市里总是要有庄家存在的,每只股票庄家出货都是要先拉升的,A股低迷这么久了,而且大环境不太乐观的情况下,庄家肯定是要逃的,但庄家出逃一定会在股价上涨的掩护下出逃,所以这类股民是有机会赚钱的,但是什么地方是高点,哪个是最后一棒就不好说了。第二类是价值投资的,只要少部分人是这类,牛市的时候这类人赚钱不多,但熊市的时候赔钱也不多,比较稳健,其实长时间看收益还是不错的。个人感觉现在这部分人该逃离股市了,蓝筹今年涨幅较大,从投资价值上说股息接近利息了,如果利率大幅上涨,这类人的投资肯定会转移到银行,也许机构为了年报还会拉升蓝筹,但上涨空间不是太大了!
个人愚见,切勿当真!
我没有查看这位分析师的研报全文。就行这一简单的一句话来看 未免过于粗暴一些
债市也好股市也好。都需要选择投资标的。原来债市是刚性兑付 现在已经打破了 万一碰到黑天鹅怎么办。或许这位分析师指的是国债。
就国债而言。目前价格是不是见底。笔者认为要区分短线中线。短线看。市场已经对美联储加息有了充分预期。对于国内流动性的悲观情绪出现了过度的反应。但从中线看。有点难以判断。因为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又开始缩表。减税。中国央行可能也会进入被动加息周期。并适度回笼资金。资金利率中枢抬高难以改变。
因此国债未来走势不是很容易判断。
至于股市。更是难有良好的表现。白马权重股涨幅巨大 很多个股估值水平位于历史高点。由于机构获利巨大。持股已经明显松动 兑现盈利的要求依然较强。股价依然有下跌空间。
基于地产调控。与地产景气度相关的建材装潢。家电等难免受到影响。未来高成长可能难以维系 一旦增长预期不如市场预期 市场乐观态度就会转变。估值水平就难以维系。
至于中小盘股票。优质成长股可能是下跌就可以买进并持有 毕竟估值水平已经足够低。未来成长可以期待。但是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在IPO常态化下。估值水平依然有下跌空间。
就整个股市运行而言。未来不是太乐观。一方面减持依然是一个黑天鹅。其次是扩容压力下 整体估值不具有很多优势。三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国内央行也要加息压力。资金中枢有抬高的趋势。
目前关键是IPO常态 对投资者心里构成压力 场外资金进场意愿不高。股指涨起来难跌起来容易。在IPO常态化没有明显变化以前。场外资金观望难改。市场存量资金博弈格局难改。股市走势不会乐观。
市场对于证金公司持股退出的呼声一直存在 证金公司暂时看不会退出。但操作可能减少。一旦证金公司退出。权重预期会不会改变是一个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债市股市走势一刀切的认为只要下跌就可以买进未免武断一点。但某些优质股是可以这么说的 不知道该分析师有何指教。
笔者乃小散一个 以上只是一管之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估值大跌的值得买入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估值大跌的值得买入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