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限售股上市流通股东卖出算减持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限售股上市流通股东卖出算减持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股东减持是流通股还是非流通股?
股东减持的是流通股。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流通交易的股票,而股东减持是通过卖出流通股来降低持股比例或套现。
非流通股是指不能在证券市场自由流通交易的股票,通常由大股东持有并控制,因此股东减持不会影响非流通股的持有情况。
出售公司股份跟减持有什么区别?
在股票市场中很多主要的股东都会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减持所持股份,有的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还有的是为了投资其他公司需要资金,也有就是对于股价自身过高的担忧向市场投放需要冷静的信息一面给大部分投资者造成更大的影响。总归来讲就是要么是资金的需要,要么就是对于市场释放相应的信息。还有就是限售的股份,很多企业在上市后存在限售的股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被解禁出售,一般来讲为3年的时间。
而这些股份在资金手中除了占股以及享有股东权利以外并没有其他作用,有的股东就去质押股份然后换成金钱来运转,但是质押股份并不是白白质押后拿资金出来,而是需要付出利息代价。
而并不是每位股东都认可这样的事情,就存在出售自己的股份来获取资金来源,也就形成了当大量解禁潮来时,很多大股东在减持自己的持股以获得资金。
扩展资料
1、大股东减持股份及减持数量大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其他股东持股比例等相关
2、减持多发生在业绩差的公司;
3、减持多发生在成熟期或衰退期行业的公司(成熟型公司或衰退型公司),对于成长型公司,很少发生减持;
4、公司估值过高不利于公司发展,创业板的高发行价发挥了反作用力,减持的高额收益减弱了高管们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动力。但辩证来看,高管减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创业板市场挤掉泡沫,加速创业板估值的理性回归。
5、财务投资者看重的是短期盈利,战略投资者看重的是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投资者减持,往往是因为对企业长期不看好,这也会成为股价的负面信号。
为什么股东减持不走大宗交易而是在二级市场集合竞价交易?
其实是有很多股东减持是走大宗交易的,而非在二级市场上。京东方的应该是大宗交易和二级市场都在卖。
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顾名思义就是金额很大的一批交易,大宗交易不会直接冲击股价,而且交易目的相对隐蔽。走大宗交易平台,不走竞价交易,对于大股东来说,主要就是能防范对二级市场的冲击。譬如某个大股东要减持,卖出势必对市场形成抛压,同时也会打击投资者购买意愿,导致股价下跌,这样呢,不仅大股东不一定能完全减持,也影响到公司市值。
2017年5月,大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沪深交易所同时出台完善减持制度的专门规则。之前证监会在2015年7月、2016年1月两次发布股东减持规定,本次算第三次规范了,也是面对越来越凶的减持需要,其中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股份,再由受让方通过二级市场集中卖出。对于这种以“过桥减持”的方式规避监管的问题,成为这一次规范的重点。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新规明确,控股股东及持股5%以上股东进行减持,或者对特定股份进行减持,譬如减持IPO前所获股份、定增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大宗交易减持不得超过2%。这是一个量的规定。
也就是说,股东要想进行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减持,得满足以下量的规定,3个月内合计不得超过3%、半年不得超过6%、一年不得超过12%。最重要的是,大宗交易的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这一招很狠,这就导致上述的过桥减持无法得到实施,没有人会去接盘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大宗交易能转就转一部分,更多是二级市场上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限售股上市流通股东卖出算减持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限售股上市流通股东卖出算减持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