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均gdp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均gdp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么区别?
一、GDP(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在单位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年、月)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应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中国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0.03万亿元÷人口13.95亿人=中国国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4538元。
二、收入是指一个体(包括个人或企业)在商品销售或劳务收入(工资)、利息收入、租金收入与股息收入等的收入总和。
中国2018年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28288元,为国内人均生产总值的43.8%。毫无疑问,全国人均收入必然会远低于全国人均GDP产值,因为GDP产值中必须依法缴纳国家各种税费和企业本身的运营成本费用。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6.4153元,而贵州仅18430元 ,也足以证明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人均4万美元是什么概念?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这是一道关于经济的有关知识,这里考察的是人均收入的有关知识。问题中给出的是4万美元,首先4万美元差不多就是20多万人民币,而目前我国的经济总收入为114多万亿人民币,而人均收入差不多也就1万多美元,可见人均4万美元属于发达国家收入,真正的高收入国家。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一样的吗?
GDP是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一个工厂有1000名职工,今年生产总值贡献为2亿,那么该工厂GDP就是2亿,2亿除以1000,人均GDP就是20万。但人均收入可能只有4000,如果明年业绩翻倍,人均GDP变成了的40万,那么人均收入最多通过涨工资和奖金形式增加,比如人均5000或者6000。如果业绩下滑,人均变成了15万,那么工资未见得会比前一年低。GDP变化是一个相对宏观的值,跟人均收入没有必然联系。当然GDP越高,证明一个地区的生产力越强,经济发达的概率也越高。
很多人对GDP的理解有误区,认为GDP包含了各行各业,认为所有需要纳税的交易都在GDP范畴,甚至有人认为房地产交易也占GDP,这是错误的理解。其实GDP统计是有固定统筹范围的,就连产品出厂后被其他公司买走进行二次加工,都是要剔除首次已产生GDP的。而批发零售业、酒店业、旅游业之类只有极小的比例在GDP统计范围之内,这些虽然经常被计入经济数据统计,但仅仅是行业经营数据,并非GDP组成部分。房地产GDP是最大误区,房地产交易当中只有土地出让及需要缴税的工地生产价值才会被纳入GDP,而房产交易额不论房价高低都不会被纳入GDP。所以房地产行业虽然有GDP比重,但这主要来源于土地等固有价值交易,而钢筋水泥砖瓦甚至电梯,这些都是出厂时就已经统计过GDP的,所以盖房子不会再次被统计,又怎么会统计到房产交易中?
另外像互联网和金融业,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但却是GDP贡献值很低的行业。比如某互联网巨头年营业额上千亿,但是GDP贡献值只有几亿。
了解了GDP的组成,也就明白了GDP和收入其实没多大关系,因为GDP甚至跟利润都没关系。GDP几十亿的大企业都可能亏损,一个小作坊都可能一本万利,这当然不会和收入呈比例关系。但是一座城市的GDP,的确是以常住人口数量来计算的,并且人均GDP是远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按人口数量计算,其中也包含无收入人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均gdp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均gdp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