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司发行股票会增加股本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公司发行股票会增加股本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有时候发行完股票还要再增发?
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扩大股本,假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现在打算增发股票,想买的人绝对都挤破头了(现在他们公司股价为323000美元/股,截至北京时间1月31日),其实主要还是看公司的发展能力,如果公司未来有着良好的前景,相信增发股票一定是很受欢迎的,而一旦公司已经陷入危机的话,增发股票肯定是不易被接受的。
增发一定程度上也有着稀释股权的成分存在,可以避免一家独大,但这个效果一般达不到,因为大股东的股权再稀释依然是大股东,反而是一些中等程度的股东和小股东,他们的控制权会越来越弱。
另外如果是回报投资者的话,一般而言,回购股票是对投资者来说更为有利的方式,这一点,在各类经典的财务管理或者公司理财教材上都有提到,但在中国的股市,却是增发盛行,而回购寥寥无几。
假如公司赚钱后打算回报投资者,可以采取现金分红或者回购股票的形式,而现金分红是需要交税的,回购股票却是不需要交税的,并且如果公司不打算分利给投资者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会将利润乱投资或腐败或利益输送消耗掉,所以,股票回购便是一般来说最有利于投资者的方式了。美国的上市公司中选择回购股票的一般较多,而这对公司股票来说也是一个利好,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策略,但为何中国股市却鲜有回购呢?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在中国,债务融资的成本相对股权融资没有优势。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贷款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各项监管和处罚等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使得股权融资的成本较低,所以企业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一般会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而不是债务融资。
二是中国对股票回购的规定较严,限制较多。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进一步增加了中国的股票回购成本,通俗地来说,就是本来就没有动力、没有意愿去进行股票回购,而做这件事又很麻烦,所以干脆就不做了。
成本又高,限制还多,这么不划算的事情,自然在中国就鲜有企业愿意进行股票回购了。
你是在说360吗?
近期,360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近108亿元。这家公司刚刚更名2个多月,实现借壳上市,就要狮子大开口,融资上百亿!不得不说,这很周鸿祎。
这次募资的用途,包括:360网络空间安全研发中心项目、360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研发中心项目、360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360智能搜索及商业化项目、360互动娱乐平台项目、360流量反欺诈平台项目、360智能儿童生态圈项目、360智能IoT项目和360新型智慧城市项目。
360自2月28日更名以来,股价已经腰斩,市值也从4000多亿降至2000亿出头。周鸿祎身价也缩水了300多亿。
2月28日更名当天,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其中周鸿祎以755亿元的财富跃居至第126名,比去年上升了666位。
360公司曾承诺,重组实施完毕后的2017至2019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亿元、29亿元和38亿元。即便按照2018年29亿净利润算,目前360的市盈率也超过70倍了。
在这么高估值的时候增发,我想说,这就是割韭菜啊。
公司真的缺钱吗?4月2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以闲置资金委托银行、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理财,投资额度不超过30亿元。而三六零及其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累计委托理财已达42.2亿元。截止一季报,公司账上还有100多亿现金。看起来并不缺啊。
那为啥不拿这些钱去投资新项目呢?
似乎公司对这些项目也没什么信心吧,于是决定拿投资者的钱去玩,失败了也没事,反正不影响自己。
而在美国上市4年,360也不过融资11亿元,刚来A股,一出手就是100多亿!呵呵。腾讯在香港这么多年都没进行过股权融资,阿里也很久没有过,港股,美股看来韭菜不太好割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司发行股票会增加股本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公司发行股票会增加股本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