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夫妻共同贷款买房离婚贷款怎么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夫妻共同贷款买房离婚贷款怎么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婚前女方首付买房,男女双方共同还贷款,离婚后怎么算?
其实,婚前女方首付买房,婚后共同还贷在法律上和男方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是一样的。
新婚姻法关于婚前买房归属的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房屋为购房人婚前个人财产,不因结婚而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即,一方婚前按揭购买商品房,并办理了产权证,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偿还房贷,这种情形比较普遍。即使夫妻共同还贷,也不能共同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当婚姻关系不再存续时,另一方拥有的权利仅是已付购房款的原价及利息的返还,而不能对婚前按揭房屋升值产生的孳息(升值部分)主张其他请求。
另一种情况是购房人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了首付款,并办理了银行按揭手续,但没有及时办理房屋产权证,直至结婚后才办理房屋产权证。在这种情况下,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时房屋产权登记部门会要求出具夫妻约定书,并按约定办理产权证,能有效地避免房屋产权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稳定。
还有一种情况是婚前购买房产,没有贷款,也办理了产权证。这种情况是否要变更产权证,追加共有人,属于家庭内部事务,应慎重处理。
以上就是婚姻法关于婚前买房归属问题的相关规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结婚后买房子男方借的贷款离婚后是两人共同承担吗?
如果房产证是双方的名字,就比较麻烦(除开能还清贷款的).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债务的转移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
本案中,贷款银行如果考虑自身利益而不同意一方退出贷款合同,那么在对银行的债务上,双方都不能免除自己的还贷义务。
但因为双方已经离婚,如果要求双方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共同承担还贷义务,显然不太现实。
要想解决问题,双方可以签订一份协议,明确约定房子归一方所有,由该方承担还款义务并返还对方所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同时约定在还清贷款可以过户时,对方应当予以配合,还应约定双方的违约责任。
但该约定不能对抗银行,一旦约定的还款方不能还贷,另外一方仍需对银行承担还贷义务,但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妻子婚后单独借钱按揭买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您好!
不一定。这里需要区分情况。
关于“借”钱的情况
我们先举两个例子:假设是女方向自己父母“借钱”买房。
示例1:假设女方的父母出资付了首付,而且登记了女方的名字,那么,这个房子可以认为是女方个人财产。而且,女方父母也将每个月还贷的钱承担下来、单独打到女方用于还贷的专用账户上,那么,婚内还款部分也作为女方个人财产。
示例2:还是上述首付的情况。但是,是女方夫妻用自己的婚内收入(不管是谁的收入)用于还贷,那么,房子依然认定为是女方的,但是婚内共同还贷部分视作夫妻共同财产。
也就是说:如果一方父母出资、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房产,且没有“借条”,可以认定为个人财产,无论婚前婚后——属于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单方赠与。至于婚内还贷部分,算作个人还是夫妻共同财产,要看这笔还贷款的来源。
但是又会衍生出一个问题:这笔钱到底是算赠还是借?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孩子名义上是向父母借钱,但是打“借条”了么?
如果是父母借给女方的、且有借条,无论房子登记在谁名下,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里的逻辑是:
- 房子夫妻双方受益。换句话说,夫妻双方都是这笔借款的受益人。
- 既然都是受益人,也要共同承担还债的责任。
- 既然双方都承担债务了,那么房子也应该归属于双方。
如果是向“别人”借钱呢?
向别人借钱的逻辑跟上面是一样的:基本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正常情况下,借贷双方之间都会有一个“借条”,毕竟买房借的钱不会是几百、几千,数目都不少。
即便没有借条,在有证据(例如转账记录)的情况下,不会认定为是赠与,而是认定为借款——这属于常理推论,没有谁会像父母一样,把一大笔钱无偿赠与给没啥近亲关系的人。
其他情况
还有一些关于认定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情况:就是夫妻之间的协议。
如果夫妻之间签订有类似“财产分割协议”性质的文本,那么就按照协议约定来执行——协议是双方自愿行为,只要协议内容合法、不涉及到违背公序良俗,就可以认定为协议有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夫妻共同贷款买房离婚贷款怎么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夫妻共同贷款买房离婚贷款怎么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