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年收入会不会影响重疾险投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年收入会不会影响重疾险投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买保险首先要根据家庭年收入,一般不要超过收入的20%,首先是意外险、医疗、重疾等,这句话你怎么看?
这个是比较客观的,保险是一种保障性投资,是长期的家庭保障,一般用于保险的钱都是很长一段时间用不到的。
保险是为了规避风险,将风险转移,一旦发生风险保险公司会为我们承担,这样就避免了一人生病拖累全家的恶果。
保险首先是要保障人,人生有两件事是我们没有办法预知的,那就是意外和疾病,所以我们买保险首先考虑的就是意外和疾病。
谢谢邀请。
保险占比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看怎么理解,如果把保险当成唯一资产配置工具,那差不多需要这么多。如果自己懂理财,那配置的保险费用占比就会大幅下降。保险是一种金融工具,是做家庭资产配置的工具之一,保险并不是万能的。
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是转移风险,理财功能较弱,不推荐(在所有家庭成员保障都做好了后,有余力可以弄些也无所谓,但是不要期望太高,因为确实不高,如果加入通胀系数,那是亏本的)。这样的话,其实就不一定要花费那么多配置保险了,如果按照精简的选择配置,保费会大幅下降,可以把剩下很多的钱用于其他金融资产配置。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年收入20万,三口之家,小夫妻25岁左右,小孩子2岁左右,其实按照实用的方案配置,1万左右就够了,用不了4万块(20*20%)。剩下来的来自己理财,具体采用什么理财工具就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是理财小白,推荐用指数基金定投的方式来理财,加入一些策略可以实现15-20%的年化。
如果你是高净值人群,资产有几千万上亿规模,那么资产的安全性比高收益更重要,这时可以选择配置理财险。
保险配置顺序
上面提到,即便买理财险,也要先把保障型的产品做好,然后再做理财险。意外险,医疗险,重疾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配置。世事无常,意外和大病随时都可能来敲门,早点做预案是明智之举。重疾险的主要功能不是治病,而是补充收入损失的,发生意外或大病,一般3-5年是不能工作的,这时候的开支就需要重疾险来解决了。
另外还有个寿险,分为定寿和终身寿险,普通人配置定寿就可以了,主要解决家庭经济支柱出现风险时,致使家庭债务,孩子的教育生活费用,以及老人的赡养费全部压在配偶一个人身上,压力巨大,寿险其实是爱的提现。由此也可以看到,老人和小孩子没有这样的家庭责任,是不需要配置的。
过于医疗险,意外险,寿险,重疾险更详细的内容和讲解可以参照我之前的一些帖子,或者私信我
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不是坏就是笨,20%的收入买保险,平常喝空气去,一辈子给保险公司打工?
一个三十岁的男性,做一套定期保障的全面方案,按照当前市场的多数产品来说,5%的收入支出足够了,终身的也就上升到8、9%左右。
20%的年支出,肯定是想套路去卖理财型的保险
谢邀!
这个说法是为了保险公司业务员便于销售,简化了的一个模型,有一定适用性,但不能一概而论!
这条原则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保险很重要,一定要有,但是不能影响现在的生活,所以定了一个20%的标准!但是不同的家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比如同样年收入10万的家庭,A家庭在4线城市,有房有车无负债也不用赡养父母家庭还有100万积蓄;B家庭了也同样年收入10万,但是租房住,供着车,还得赡养父母,供养小孩在私立学校读书……这样两个家庭,A拿出来20%规划保险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可以更多;但是B拿出来5%规划保险可能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案例比较极端,但是我想表达的思想是,保险规划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拘泥于某个话术,要看清楚话术背后的逻辑!
我比较认可这话。不超收入的20%是让每位客户没有压力。从保障的角度来说,一般单位都有社保,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没有在社保中体现,所以要先办理,把风险缺口堵上。重疾险也可以理解成收入补偿险,当我们遇到风险发生时,用人单位是可以根据劳动法来辞退员工的,所以要配备重疾险。这样的保障基本就全面了,且控制在20%的年收入之内。
买重疾险,保险公司说保额是5-10年左右年收入,需要1万元的费用,合适吗?
保额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必这么教科书;现在重疾治疗至少30万起,那么保额最低买30-50万,30岁保终身的话最低一年5000多可以搞定,买定期就更便宜了。
保费支出怎么着不能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如果预期的保额费用太高,那就缩短保障期限,优先做足保额。比如本来要买终身,那么先买到65或70岁,覆盖核心家庭责任时期。等以后手头宽裕些再加保。
看,我说的是不是比某些长篇大论简单明了多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年收入会不会影响重疾险投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年收入会不会影响重疾险投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