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慢性病可以买微保全民保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慢性病可以买微保全民保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疫情时间有人想过给自己买份健康险么,为什么?
回答一下
在这次疫情期间,极大地刺激了大家买健康保险的积极性。健康保险的销售额大幅增长。
看一个数字:今年1月份,全国健康险保费已经超过车险,健康险为941亿,车险为850亿,成为第二大险种。而2月份,虽然受疫情很大影响,线下销售下降。但线上健康险销售更加火爆,比如腾讯旗下的微保,健康险保费环比增长在39%以上。
道理其实很简单。疫情极大提醒了大家,增加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给了大家时间选择和思考。自然这时候,关注这方面风险的就多了,买的也就多了。
对于一般民众,如果买保险,首先建议给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买意外险。然后就是健康险。特别是健康险,很重要。而所谓的少儿保险,其实是要放在最后考虑的。
诚然,这次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大家对自身健康的担忧。
目前市面上普遍预计,疫情发生后,消费者保险意识空前提升,对于自我的健康管理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也让健康险产品脱颖而出,其中线上健康险产品最受瞩目。根据腾讯微保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家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大大激发了用户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两个月以来,微保增加了2500万有效用户。”而麦肯锡近期发布的报告也认为,疫情进一步激发人们对健康险、意外险和寿险的需求,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带病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险种,这几类人群是本次疫情波及的主要群体,因此保险意识被大量激发。本来就快速增长的医疗和健康险板块,将被进一步点燃。另外,随着新冠疫苗的随后面世,基于疫苗有效性的新型健康险也可能会热销。
但是,另一方面,考虑到疫情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考虑到现金为王,选择持有现金过冬。
近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五大上市险企公布了今年1-2月份的保费数据,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初步显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五大险企保费总收入为6719.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4.3%,其中,中国人寿前两月保费收入2280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人保前两月保费收入1241.61亿元,同比下降5.13%;中国平安前两月保费收入1893.3亿元,同比下降8.6%;中国太保前两月保费收入909.23亿元,同比上涨1.6%;新华保险前两月保费收入395.6亿元,同比上涨44.2%。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三升两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五大上市险企保费总收入1435.39亿元,环比大幅下降72.8%。
中新经纬客户端此前曾发布女性理财调查问卷,在有关保险方面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已经购置保险;31.9%的女性选择再观望观望,不着急购买;仅有15.7%的人表示最近要给自己买一份保险,多一份保障。该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确有不少消费者近期没有购买保险的想法。
中新经纬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发现,疫情之下,不少人对于现金流的预期趋于保守,因此会暂缓保险产品的消费。山西省某个体商户陆婷表示,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她近三个月的收入情况颇为严峻。“之前确实考虑过购买健康险,但是近几个月我的收入很少,健康险、重疾险保费都比较贵,所以还是想多留点现金在手里,暂时没有购买保险的想法。”
疫情之下,健康险实现短期快速发展成为行业共识,但基于产品特性,保费规模占比难有颠覆性改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非典疫情后推动设立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此次却未必面临全然积极的发展环境,业内指出,受制于现金流情况和各类险企均可以在健康险市场分羹的背景,在目前健康险产品开发规则一视同仁的前提下,专业健康险公司或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全民抗击疫情的战争仍在持续,而在疫情之下,中国居民保障意识提升成为行业共识,保险保障、健康险、重疾险等关键词热度激增,而疫情对消费者在健康险领域的需求刺激,进一步利好行业。从非典时期的经验来看,疫情推动健康险保费收入迅速拉升,而在当下,在健康险教育铺陈多年、互联网渠道普及的背景下,面对保险消费主力军的年轻化迁移,健康险或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慢性病可以买微保全民保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慢性病可以买微保全民保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