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京东互保系统优化升级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京东互保系统优化升级是怎么回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京东互保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京东互保类似于支付宝此前推出的相互保,但京东的这款产品更加给力,可以参加的用户年龄层次更广泛,赔偿金额更大,保障力度更强。
京东互保保障100种重疾+30种轻疾,不满71岁周岁的用户都可以参加,对于重疾赔偿标准分四个年龄段:40岁以前赔付30万元、41-50岁20万元,51-60岁10万元,61-70岁5万元。如果得了对应的轻疾,则赔付3万元。
当然,保障力度和范围增加的同时,也需要用户承担一定的费用。30天-50周岁的用户参保需要交9元钱,51-70岁的用户需要交99元保费。但是,刚上线时由于属于推广期,0元直接加入,暂时不需要缴费参保。此外,京东互保也会收取理赔额10%的管理费,但分摊费用上和相互保不同,用户要分摊的费用设有上限,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分摊上限不同,超过上限的费用由保险公司出。
整体来说,京东的保障范围更广,赔付的金额也较大,加入的门槛都不高,但是高风险人群(40岁以上用户)需要上缴的费用可能会多于相互保。
不管是相互保,还是京东互保,都不能代替城乡居民医保,这是国家给予的基础保障,可以管你终生,并不受年龄限制,日常看病的费用是有一定的报销比例。而相互保和京东互保只是针对重疾(京东可针对30种轻疾),只有你发生重大疾病时才保障,普通看病住院并不给理赔。所以京东互保、相互保只能作为个人的补充医疗保险来对待,不能替换城乡医保。此外,如果手头有足够的资金,还是建议再买一份单独的重疾险,主要是40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对自己更多一份保障。
目前,京东互保上线2天后已经下线,官方给出的回应此前的上线是灰度测试,暂时还未表态何时正式上线。也有媒体猜测,由于京东互保的力度更大于相互保,因此承受到了来至传统保险公司的压力,所以下线了。
不过,相信京东互保会正式上线的,希望更多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上线类似产品,让我们用户能得到更好的实惠。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NB下载】,谢谢!
好像下架了吧!
不过和相互保一样这种机制是回归了保险的最初的模样。还上运输一条船装上不同船主的货物。分摊了风险。。
后面不知道运行的会怎么样?没有想过如果里面大比列的出现了赔付状况,不知道这个费用要怎么来分担。。
如何看待相互保被约谈、京东互保下线这件事?
你怎么知道相互保被约谈了?
京东互保下架是必然。
京东没有信用体系,道德约束很难
京东虽然入股了安联,现在国内的安联已经更名京东安联了。
但是!京东安联是财产保险,能经营短期健康险是没错。
依然但是!相互保是相互保险!
至于为什么下架,我也不太清楚
刚刚查了一下京东互保是与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一起搞的
相互保险在国外是一直有的,这种保险产品由相互保险公司出品,相互保的保险公司就是信美相互保险社
还有,那些说动了保险公司蛋糕啊等等,你们了解的太少了!
早在几年前保监会就发不了相互保险管理办法,不信,自己去银保监会官网查
在国外相互保险是仅次于传统商业保险的,属于第二大保险产业
另外,我们国家的合资险企长生人寿,外资股东就是日本相互合作社
相互保作为我国第一款相互保险产品,究竟会走向哪里,没人知道,看时间。。。
“相互保”改名“相互宝”你怎么看?
从保障角度来说没什么变化,反而更便宜了,分摊还设置了上限。只不过这个产品不是保险公司运营而是蚂蚁金服在运营罢了,有什么影响?对用户而言,还是保险产品,蚂蚁金服的背书,比小保险公司背书更有公信力。
这个本身不属于保险,用宝来替代保一方面是支付宝支持该项目,不能让这个项目黄,也是蚂蚁金服对相互宝的承诺。同时,更好的服务于每位支付宝宝友。花最少的钱得最大的保障。很好的一个项目
不管是此前的“相互保”,还是更名后的“相互宝”都不是保险产品,而是网络互助计划,本质是互助共济服务,如果参与群体中有一个生病,那么就由参与的众人为其出钱。
传统保险产品,承保方和赔付方是保险公司,而相互宝的赔付方为加入该项计划的成员,这种操作方式不属于保险产品的范畴。
此前的相互保,由信美人寿和蚂蚁金服合作推出,2018年10月16日上线,承保方是信美人寿。更名后的相互宝则由蚂蚁金服独立运营。
蚂蚁金服公告称,由于信美人寿被监管部门约谈,被指涉嫌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性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被要求不能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名义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疾病保险》。
相互宝非保险产品而是网络互助,与水滴互助、轻松筹性质相同。网络互助主要看平台可信度,此前加入相互保的群体需要芝麻分在650分以上,暂时不收费。
升级相互宝之后,原相互保用户无需重新计算等待期。暂不升级的用户,仍将按原计划获得保障。蚂蚁金服对升级给出一定补偿: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加入相互宝的用户,不管是升级过来的,还是新加入的,在2019年1月31日之前涉及的费用分摊都将由蚂蚁金服承担,用户无需出钱。
蚂蚁金服一系列措施,颇有诚意。
支付宝的相互保变成了相互宝,你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弊端?一个月能花188吗?
看法挺简单啦,之前相互保是保险性质,现在已经不是保险了,只是一个由蚂蚁金服独立运营的商业项目,基于互联网的用户互助项目。
由于相互宝由蚂蚁金服独立运营,这中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出险时的公平性,蚂蚁金服自己收取管理费,同时需要分摊费用的案例也由蚂蚁金服自己掌控,这相当于蚂蚁金服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如何才能保证蚂蚁金服不为了多收取管理费,对申请要求互助的案例随意审核通过,也就是乱摊派费用。
其实这个疑问即便信美人寿参与的情况下也存在,因为信美也是阿里系,现在退出后,这个问题其实又被放大了。
虽然蚂蚁金服保证了2019年分摊费用不超过188元,但此后呢?这就需要引入第三方的监督机构了,需要摊派费用的案例应该由利益无观的第三方来审核,从而保证整个体系的公平公正的运营,避免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而越界。
题主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每月的摊派费用,如果每月要花188元,那这个还不如去单独买重疾险,40岁以下的用户每年也就是几百元,根本花不了几个钱。如果要算性价比的话,每年的费用控制在500以下我觉得是合理的,过了可能就不核算了。
综合来讲,蚂蚁金服在相互宝的推广期,为了拉取更多的用户参与,会控制摊派费用,自己会进行补贴。一旦通过大数据结算后,用户达到一个满意的临界点后,就会取消补贴,剩下就是大把大把赚钱了。
个人是希望蚂蚁金服把这件事真正的办好了,在保证自己赚钱的同时,正真的能让参与者得益。
最后想说,国内部分省份(是不是全国范围实施个人不确定)会有个总工会办的医疗互助项目,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在一些重大疾病时会有一定的报销,当然这个金额肯定无法和重疾险等保险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所以顺带提一下。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NB下载】,谢谢!
大兄弟,不是一个月188元,而是一年不超过188元,超过的支付宝承担。
相互保变成相互宝,是因为之前涉嫌违规,被要求整改
原来相互保是信美人寿和阿里一起发行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现在相互宝是蚂蚁会员公司发起的《相互宝重症疾病互助计划》。
从属性上来看,之前是保险,现在变成一个互助计划,属性有所改变。升级之后也有其他改变:
管理费降低;人员减少,计划不解散;费用每年有上限。
如图所示:
升级之后,对我们而言,变化不大,可以继续
我们想要的是保障,现在这个互助计划虽然有所改变,但对我们个人来说还是值得拥有的,一方面每年费用有上限,我们不用担心费用超标;另一方面,管理费降低,我们每月花费的钱就更少,总之是保障福利没变,费用却减少了,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就是拓天速贷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的回答很简单
相互保变成相互宝
我从中看到了昨天的支付宝
很多次马云的被迫创新
都可能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而有了支付宝的成功经验
相互宝的未来
可能会成就未来又一只媲美蚂蚁金服的独角兽
姑且先称为爸爸保险(阿里保险也阔以)吧
互相保又是互相宝,不管什么宝都不是老百姓的宝,都是电商资本的保中宝。都是剪老百姓羊毛的宝,都是吸收百姓存款的宝,都是冲击银行存款的宝,都是准备再次冲击保险行业的宝。
对百姓有保障的还是城乡医疗保险,是国家的一系列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真正保险公司的保险。
互相保又互相宝,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便宜的保,不是什么好宝。
支付宝的举动确实让不少买不起商业保险的人受益,相互宝通过用更少的钱享受到更有力的保障,实际上让更多人间接享受到更广泛的保障服务。支付宝的相互保变成为相互宝,实际上离不开监管的引导,但变更后除了原本保险功能有所改变,变为了相当于保障服务外,支付宝的相互宝还具有了一些造福普通参与者的举措,例如包括分摊费用下调、管理费率调低、成团条件放宽等,这系列举措确实对普通参与者,尤其是没有足够经济实力参与商业保险的人间接享受到更多保障服务,甚至倒逼保险行业的改革与创新,确实为投资者带来福音。
e互助怎么样?是专业的吗?有很多人都加入了?
e互助建立运营了4年多,运行经验很丰富。
作为开创者,e互助确实比相互保和京东互保及其他一些互助平台要更稳健专业。我觉得后来的互助平台在运营模式上多多少少都有e互助的影子在。对“相互宝”你有什么看法?
相互宝不是保险,就是一个简单的互助计划,不能以商业保险的态度和要求去期望相互宝。
商业保险公司的首要目的是盈利。
我们患病了就会得到赔偿,而我们交的保费,保险公司除了拿去赔给别的病人,还会自己搞投资挣钱。
而相互宝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出险了大家分摊理赔款给病人,相互宝不会拿走这些钱搞投资。
这种后置交费的形式,从本质上决定了相互宝无法像保险公司那样靠投资赚钱。
所以,从经营模式上来看,相互宝可能永远都达不到商业保险公司的理赔效率和时效。
“相互宝没有像保险公司一样在大多数城市有专门的理赔调查人员,没有一支高效率的理赔调查队伍。”
而且,目前相互宝有超过7000万人加入,根据《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
35岁和50岁男性重疾发概率分别为0.095%,0.802%,也就是说,这7000万人当中在今后预计将有7万~56万人患上重疾理赔。
理赔人数越多,相互宝的理赔审核工作强度越大,最终就会导致理赔时效、效率越来越差。
所以,为了避免以后出现“患病后躺病床上迟迟等不到理赔款的情况”,你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相互宝身上,最好的选择是商业保险。
以上来源:21财经APP问答频道答主 阿宝叔
※ 以上回答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与本报立场无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京东互保系统优化升级是怎么回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京东互保系统优化升级是怎么回事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