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社保缴费基数上升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社保缴费基数上升意味着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社保基数涨了代表什么?
社保最低缴费上涨
近期一些省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度最新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北京人社局8月4号发布了2021年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其中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5360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5644元。
这比之前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提高了,之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分别是3613元、4713元。
也就是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分别上涨了1747元、931元。
按照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20%的缴费比例来计算,最低缴费也提高了1747×20%=349.4元。
有人可能关心,为什么最低缴费涨了这么多?其实这是两年的结果。因为去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多数地方暂缓调整了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去年没有调整,今年自然涨得多一些。
社保最低缴费虽然提高,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也会让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从八月份开始,部分地区有两项待遇也有所提高。
一是失业金标准。
失业金标准是跟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按照人社部的规定,失业金标准一般是不低于最低工资的90%。
今年以来至少有12个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这些地方的失业金标准也会跟着上涨。
比如,苏州人社局表示,8月起,苏州全市失业保险金最高标准从2020元/月提高到2280元/月。
失业金上调利好的是失业人员,上调之后,失业人员到手钱变多,生活兜底保障也会更强。
二是工伤人员伤残津贴。
八月份,一些地方也宣布提高了工伤人员的伤残津贴标准。
甘肃人社厅8月表示,伤残津贴月人均增加140元,月人均水平达到3208元,会在8月底前落实到位。
青海人社厅八月份也表示,伤残津贴标准调整完成,伤残津贴调整488人,调整后人均月标准3985.42元。
伤残津贴标准的上调直接受益者就是工伤人员,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和保障水平。
提醒大家的是,其实大家不要光看到一向待遇的上调,这项待遇的上调可能也会影响到其他待遇标准的提高。比如说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今年上涨之后,在医保费返还跟养老金挂钩的地区,返还的医保费金额也会上涨。最低工资的上涨除了带动失业金上涨,还会带动医疗期的病假工资、试用期的工资等等标准也会上调,也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021年社保为什么涨200这么多?
工资“越扣越多”?2021社保缴费基数上涨,每人或将再多交200元左右
不知不觉间2021年已经入秋了,因此关于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和各项公民发展指标也已经出炉。在2021年七月份的时候,我国公布了社保交费的情况以及交费的标准,而与往年相比,这次标准有了明显的提高,交费基数进一步上调。
据了解,每个人需要比往年多交200元左右的社保费用,这意味着发到我们手中的工资数量也要比往年减少了将近200块。关于社保基数,相比大家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社保基数越高,所要缴纳的社保金额也就越多。工资“越扣越多”?社保缴费基数上涨,每人或将再多交200元左右。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国家公布的社保缴费基数进一步提高,在这次提高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便是公司员工了,这意味着每个月发到个人手中的工资要比往年少一些,也就是说社保扣除的费用进一步提高。
除了对目前在职的员工的收入有较大影响之外,已经离退休的职工也有不小的影响,因为在目前我国发放养老金的计算标准当中,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该地区上一年度社会上平均工资的数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保缴费基数上升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社保缴费基数上升意味着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