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职工养老金如何计算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职工养老金如何计算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金该怎么计算?会涨吗?
如果是2021年刚退休,那预计今年不会涨工养老金。
灵活就业2021年退休,会涨工资吗?我发现很多人都是说涨工资,这个说法严格来说并不准确,退休后就是涨养老金了。
预计不会参与2021年上涨养老金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女性退休年龄一般是55岁,男性是60岁。
不管你是灵活就业人员退休,还是企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的上涨都是使用同一个方案,也是遵循着一样的养老金人员上涨的范围。
养老金人员上涨的范围如何确定呢?尽管今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还没有下发,但是养老金已经确定上涨,而按照这些年的养老金调整的惯例,每年能够参与养老金调整的人员范围,是上一年度12月31号之前的退休人员。
也就是说,我们预计,能够参与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人员范围,是2020年12月31号之前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
所以,你是2021年灵活就业人员退休,也要按照这个规则来走,当年退休不能享受养老金调整。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
人社部之前也曾经解释过,因为养老金的计算是依据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已经上涨了,退休人员已经享受到了这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那如果再享受当年的养老金调整,就是重复享受了。
所以对于你来说,没必要伤心郁闷,规定就是规定,大家都是同样的遵守,就耐心等待2022年的到来的养老金上涨吧。
当然,这里有一个小提醒,如果你是广东上半年的退休人员,今年有可能可以参与养老金调整。因为广东省这些年都是允许当年上半年的企业退休人员参与调整的,如果今年继续这么做,那你是上半年退休就可以。具体还需要看广东省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有可能调整相关政策。
更多社保问题,欢迎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按照每年国家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通知明确的养老金调整的范围,主要是针对上年度12月31日之前,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退休老人。因此,尽管国家明确2021年会继续上调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是,2021年退休的人员并不属于国家统一调整养老金的范围。
2021年不参与国家的统一养老金调整,并不代表养老金不会增长。为什么呢?看一下养老金计算公式:
退休人员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是根据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是每年的5~6月份公布。因此一般上半年退休的老人计算养老金仍然使用的是上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临时性养老金。
当社会平均工资公布以后,会对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进行重新计算,差额予以补发。大家都知道,每年社会平均工资都会增加的,即使是在特殊情况的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工资性收入也增长了4.3%。因此,绝大多数人的养老金重新计算以后,基础养老金都会增长。
不过,今年湖北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去年受到的影响最严重, GDP下降了5%左右,工资性收入也会受到影响。不过或许国家可以通过调整平衡2020和2021年的工资增长率,确保养老金计算的计发基数平稳增长。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固定的,但是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并不固定。每年养老个人账户国家会计发一次记账利息,这一记账利率从2016年开始有国家统一公布。2016年当年高达8.31%,近年来也一直在6%~8%以上。
如果说去年个人账户里余额有5万元,今年个人账户记账利息计发以后,也可能会增长几千元,都能够提升个人账户养老金。
国家统一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可能会在六七月份公布。这样随着层层落实,一般可能8~10月份会进行养老金重新计发。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可以知道今年上半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是会增加的,养老金差额的补发,会从退休当月开始。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2021年退休人员的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金该怎么计算?会增长吗?灵活就业人员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跟企业在职职工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的计算方式,计算标准,而且今后养老金待遇的增长方式都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本身都是属于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范畴之内,所以说二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区别,当然灵活就业人员在退休以后和企业职工是一样的,只能够在自己退休以后的第2年,才能够获得养老金的正常增长,当年是无法获得养老金正常的。
如果说你是2021年刚刚退休的,那么很显然是不能够获得增长,只能够到第2年2022年国家确实正常增长养老金,那么你才可以获得增长的待遇,如果说你不是2021年刚刚退休,实际上你在之前已经退休了,那么今年肯定能够获得养老金的增长,因为今年已经开启了养老金的上调窗口期,我们只需要耐心的等待,大概在7月份以后。可能就会陆续的将养老金的增发部分补发到位。
所以说无论是灵活就业人员也好,还是从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也好。其实在养老金增长方面没有任何的区别,大家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增长的,当然对于一些养老金待遇水平比较高的人群和一些养老保险参保年限比较长的人群,那么才会获得一个更高的增长待遇,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也遵循了长缴长得,多缴多得的原则。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是这样的,2021年的养老金将会继续上涨,只要在2020年年底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都是可以参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的,不论是企业退休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大家都是同样享受养老金的上涨的。
而如果是2021年退休的话,那么就无法参与今年的养老金上调了,只能等明年再看了。这是因为今年退休的人员,在养老金计算时本来就会采取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也就是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这时显然就不适宜再参与养老金的上涨了。因为养老金上涨本身也是根据物价上涨、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等情况来调整的。
当然,如果你是2021年上半年退休的话,由于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数据还没有公布,你退休也只是采取上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养老金,那么到时你还会补发养老金的,也就是将2021年1月份以来少发的养老金补给你。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灵活就业2021年退休会涨工资吗?先更正一个概念,“工资”应改为“养老金”。假如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话,我想2021年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是不在养老金调整范围之内,因为今年养老金调整范围,一般指去年12月31日以前退休的人员,当然就包括灵活就业退休人员,2021年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只能等到下一年度养老金调整了。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2021年上半年退休的人员(包括灵活就业)可能在下半年的时候,基础养老金要重新进行核算,是因为上半年退休的人员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采用的往往是前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2019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因为2020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还未公布,等公布后,社保部门会再核一次,这也相当于涨养老金了。
2021陕西退休金最详细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
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平均缴费指数×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职工本人各缴费年度当年缴费工资除以 当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 α=(X1/C1+X2/C2+……+Xn/Cn)/N 式中α为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X1,X2……X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年本人缴费工资总额; 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
铁路退休金最详细计算方法?
铁路退休计算和人社局计算是一样的。
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1+缴费指数)÷2×铁路工龄×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指数×视同工龄×1%
养老保险每个月领多少钱怎么算?
对于养老保险领取金额的计算方式如下: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2、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计算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时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
3、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4、病退人员的基础养老金=上年省市职工平均工资*20%+95年底前推算存储额本息/120+调节金)*(1-提前年限*2%)。
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怎样的?退休人员可以领取几部分待遇?
2019年快结束了,又有数以百万计的退休人员在2019年退休。很多人只知道自己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让我们来解析一下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法吧,其实有一些信息还是非常重要的。
养老金计算公式
目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一些企业职工,会有第四部分待遇,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不过,这不属于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障,一般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机制。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平均缴费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要注意这么几点:
①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平均缴费基数,一般指的是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也有的是各地规定的一个数值。理论上应当跟当地当年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相同。毕竟养老金计算公式就是这么建立的,这样才能够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2019年5月,全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各地社平缴费基数要以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为准。过去全国多数地区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这样缴费基数大大下降。为了确保养老待遇的稳定,国家正在制定过渡实施方案,目前还没有颁布。
②平均缴费指数,指的是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每年的缴费档次,60%社会平均缴费基数档次缴费,缴费指数就是0.6。前提是计算基础养老金待遇的平均工资也是社会平均缴费基数。
③缴费年限,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并不是整年,而是具体到每个月。每缴费一个月都能转化为0.0833年。
缴费年限非常重要,不仅影响着基础养老金待遇的计算,而且退休后每年养老金调整都有按缴费年限调整的部分。不要以为缴费年限是整年好,实际上养老金调整的时候,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因此,多出一个月来更划算。但是养老金计算的时候不是按整年,而是转化为小数年。
一般来讲,按照100%基数缴费一年退休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基数领取0.8%,300%基数领取2%。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也是全国统一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①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是历年累积而来。每缴费一个月,个人账户都会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账。每年国家会公布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发记账利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就是这么累积而来的。
2016年开始国家统一公布个人账户记账利率,2016年是8.31%。近年来始终在7%~8%之间,相当高的利率了。
②计发月数,跟退休年龄相关。国家制定了养老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表,从40岁到70岁,每年都有一个数值对应。60岁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
不过,计发月数表从颁布以来就没有修正过,未来有可能修正。
(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差异有些大。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都是各省市自行确定的。山东省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各地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不一样,因此计算时的待遇计算方式也不一样。
机关事业单位是2014年10月建立的个人账户,因此过渡性养老金是计算2014年10月之前的缴费年限。
1.3%一般成为过渡系数,全国各个省市从1%~1.4%不等。
养老金之外的其他待遇
退休老人除了基本养老金以外,实际上还有一定的补贴补助待遇。但是,这些补贴补助实际上是各地并不相同的。
比如北方省份多数有冬季取暖费,但是相差非常大。山东省是1700元,河南省是480元,天津市是520元。河北省是1240、1400和1560元,一个省就有三个档次。山西省是3360元,青海省是3900元,宁夏自治区是3996元。冬季取暖费一般10月份和养老金一起发,因此很多老人10月份的养老金会发现突然多了好多。
另外还有一些补贴补助待遇,各地名称各异。比如开放城市补贴、过渡性补贴、房屋补贴、物价补贴、固定价格补贴。另外上海和杭州还有过节费。杭州的过节费一年2800元,春节1200元,端午和中秋各800元。
总体来看,退休后我们的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和各种地方补贴补助待遇的,并不统一。但是一般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养老待遇越高,所以如果能选择退休地的话,建议选择发达地区退休。
(本文有暖心人社原创,带大家一起长知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职工养老金如何计算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职工养老金如何计算方法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