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计算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计算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怎么算?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如何计算
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保险是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的,其中缴费基数的12%划入统筹账户,缴费基数的8%列入个人账户。
以后退休时计算养老金金额同样分二部分。一部分是从统筹账户中计算,就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从个人账户中计算,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社会养老保险自己交的,那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是怎么算的?
如果百分之百是自己交的养老保险,那么进入账户是40%。
假如以社会平均工次3325为例:3325元x20%=645元/ 月x12个月=7740元/ 年;
其中8%、266元/ 月x12个月=3192元/ 年就进入个人账户了;
剩下的12%、4548元就进入国家统筹了。
统筹的钱不退不转,你退休了拿的退休金,个人账户是远远不够的,就是统筹的钱在支付。
退休金与个人工龄计算方法?
一)工龄的计算方式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二)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
二、领取养老金基本条件
1、到达法定退休年龄;
2、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必须满15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三、法定退休年纪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
1、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2、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计算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计算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